[发明专利]一种制作压缩方茶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46923.9 | 申请日: | 2019-10-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2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梁恒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荣诚纸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盒体 压缩 方形盒体 木板 底部加热 加热一段 压缩成型 压板压 放入 晒干 粘接 钢板 断裂 清香 封闭 太阳 保留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作压缩方茶的方法,其步骤包括:将待要压缩的茶叶放入方形盒体中,并在盒体底部铺薄的一层;在茶叶中加入少量的水;从盒体底部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通过压板压住茶叶;以此反复,直到盒体加满茶叶;将盒体上方封闭住,放在太阳底下自然晒干。本发明提出的压缩茶叶的方法可以将茶叶牢固的粘接在一起,不容易断裂,可长期保存,且保留茶叶的清香时间长,本方法内使用的方形盒体其内侧用木板,外侧用钢板,在压缩时不容易损坏盒体,且木板弹性较大,便于茶叶的压缩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作压缩方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后来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
其中,方茶作为便于运输和便于保存,颇得人们的喜爱。一般方茶需要能够长期保存且不会变质,现有的方茶保存时间不长,容易变质,并且在搬运过程中容易破碎。为此,提出了一种制作压缩方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压缩方茶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作压缩方茶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将待要压缩的茶叶放入方形盒体中,并在盒体底部铺薄的一层;
b.在茶叶中加入少量的水;从盒体底部加热;
c.加热一段时间后通过压板压住茶叶;
d.以此反复,直到盒体加满茶叶;
e.将盒体上方封闭住,放在太阳底下自然晒干。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内侧采用木板材料制成,外部通过钢板包裹住。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的尺寸与方形盒体的截面尺寸相同,且压板可在盒体内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每次铺层茶叶的厚度在10mm-20mm之间。
进一步的,加入的水将茶叶上表面湿润即可。
进一步的,加热温度在40-50℃之间。
进一步的,自然晒干的时间为3-5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压缩茶叶的方法可以将茶叶牢固的粘接在一起,不容易断裂,可长期保存,且保留茶叶的清香时间长,本方法内使用的方形盒体其内侧用木板,外侧用钢板,在压缩时不容易损坏盒体,且木板弹性较大,便于茶叶的压缩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制作压缩方茶的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制作压缩方茶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将待要压缩的茶叶放入方形盒体中,并在盒体底部铺薄的一层;所使用的盒体内侧采用木板材料制成,外部通过钢板包裹住,木板的弹性较好,有助于压缩茶叶,其外部的钢板硬度大不易变形,使得方形盒体不容易破损。每次铺层茶叶的厚度在10mm-20mm之间,以能够充分的压缩,在茶叶之间的间隙变得小,将茶叶紧紧贴合在一起。
b.在茶叶中加入少量的水;加入的水将茶叶上表面湿润即可,让茶叶在压缩时有一定的湿润,能够更加有效的粘接;从盒体底部加热,加热温度在40-50℃之间,待茶叶粘接后将水分蒸发掉,避免茶叶内部因有水分发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荣诚纸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荣诚纸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6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新鲜茶叶处理和冲泡于一体的小型机
- 下一篇:一种化石茶绿茶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