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回收拆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6230.X | 申请日: | 2019-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8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回收 拆解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回收拆解装置,包括支撑台,设于支撑台中部的矩形孔,设于支撑台上的L形支撑臂,设于L形支撑臂上的液压油缸,与液压油缸连接的矩形框架,设于矩形框架上的夹具,设于矩形孔下方的上端和下端开口的箱体,设于箱体中部的固定篮;夹具包括设于矩形框架上的2个第一气缸,2个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上均设有压板;两个压板相对的表面上均设有橡胶垫,两个橡胶垫的相对侧面分别用于与蓄电池的壳体的相对侧面挤压接触;本发明具有安全性好,拆解效率高,噪音小,有效保证了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性好,拆解效率高,噪音小的蓄电池回收拆解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报废之后,需要将蓄电池壳体打开,然后将其中的极板取下来,重新回收利用;通常采用手工方法将蓄电池壳体打开,然后采用震动击打的方法,将蓄电池的壳体内的极板震落下来,操作麻烦,工作强度大,工人身体容易受伤,拆解效率低,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壳体拆解过程中,工作强度大,危险性大,拆解效率低,噪音较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性好,拆解效率高,噪音小的蓄电池回收拆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回收拆解装置,包括支撑台,设于支撑台中部的矩形孔,设于支撑台上的L形支撑臂,设于L形支撑臂上的液压油缸,与液压油缸连接的矩形框架,设于矩形框架上的夹具,设于矩形孔下方的上端和下端开口的箱体,设于箱体中部的固定篮;夹具包括设于矩形框架上的2个第一气缸,2个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上均设有压板;两个压板相对的表面上均设有橡胶垫,两个橡胶垫的相对侧面分别用于与蓄电池的壳体的相对侧面挤压接触;2个第一气缸分别与设于矩形框架上的2个转动电机的转轴连接;支撑台上设有切割机构和用于带动切割机构前后移动的行走机构;箱体上设有箱体盖板;
固定篮的横截面呈矩形,固定篮上端设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的内侧边缘上设有环形限位气囊环形限位气囊与设于固定篮上的微型气泵连接,环形限位气囊上设有电子阀门,固定篮左侧通过固定件与箱体的左侧壁转动连接,固定篮右侧与设于箱体右侧壁上的第三电机的转轴连接,箱体上设有透明观察窗口;液压油缸、2个第一气缸、转动电机、切割机构、行走机构、微型气泵、电子阀门和第三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透明观察窗口采用钢化玻璃制成。
操作者拿着电解液已经倒出的蓄电池,使蓄电池位于矩形孔上方,使蓄电池的盖板位于矩形孔右侧的支撑台上,控制器控制夹具的2个第一气缸分别带动2个压板将蓄电池的壳体夹紧,操作者将手松开;控制器控制液压油缸带动矩形框架向上移动,使蓄电池的壳体与切割机构位于相同的高度;
控制器控制行走机构带动切割机构对蓄电池的盖板进行切割;当盖板被切割下来之后,盖板跌落在支撑台上,工作人员将蓄电池的盖板取走;控制器控制液压油缸带动蓄电池的壳体下降,使切割机构与蓄电池的壳体分离,2个转动电机工作,带动蓄电池的壳体旋转,使蓄电池的壳体的开口向上,通过透明观察窗口观察箱体内的情况,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带动固定篮旋转,使矩形开口向上;
控制器控制2个第一气缸的伸缩杆收缩,蓄电池的壳体落入固定篮中,工作人员将箱体盖板固定在箱体上,箱体盖板与箱体螺纹配合连接,控制器控制微型气泵给环形限位气囊充气,环形限位气囊膨胀,在矩形开口内侧面上形成挡边,环形限位气囊将蓄电池的壳体限定在固定篮中,控制第三电机带动蓄电池的壳体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蓄电池的壳体内的各个极板脱离蓄电池的壳体,落到箱体中,在箱体下方放置收集箱,将掉落的极板收集好,控制器控制电子阀门打开,给环形限位气囊放气,控制第三电机带动固定篮旋转至矩形开口向下,蓄电池壳体脱离固定篮,从箱体下端进入收集箱中。
作为优选,行走机构包括设于支撑台上的第一电机和纵向丝杆;纵向丝杆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台前边缘连接,纵向丝杆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纵向丝杆一侧设有与纵向丝杆平行的导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62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