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T扫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4000.X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4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翟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靳玫 |
地址: | 110167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扫描 控制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CT扫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得CT扫描设备在当前扫描位置上对被检对象进行CT扫描所得到的CT图像;依据所述CT图像中像素点的CT值检测所述当前扫描位置是否在铅防护范围内;依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CT扫描设备的扫描状态。应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CT扫描设备中球管的放线时间,节约CT扫描设备的扫描资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扫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被检对象在接受CT扫描时,可能会穿戴铅防护用品,例如铅帽、铅围脖、铅衣等,在该种情况下,若扫描区域内包括大范围的铅防护范围,会导致扫描得到的CT图像中包含大范围的铅防护用品,而CT图像中的铅防护用品对临床诊断并没有意义,由此,则浪费了CT扫描设备的扫描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CT扫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对被检对象进行CT扫描得到的CT图像中可能包含大范围的铅防护用品,而导致扫描得到的CT图像不仅对临床诊断的意义较小,而且浪费CT扫描设备的扫描资源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CT扫描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CT扫描设备在当前扫描位置上对被检对象进行CT扫描所得到的CT图像;
依据所述CT图像中像素点的CT值检测所述当前扫描位置是否在铅防护范围内;
依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CT扫描设备的扫描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CT扫描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得CT扫描设备在当前扫描位置上对被检对象进行CT扫描所得到的CT图像;
检测模块,用于依据所述CT图像中像素点的CT值检测所述当前扫描位置是否在铅防护范围内;
控制模块,用于依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CT扫描设备的扫描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内部总线,以及通过内部总线连接的存储器、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扫描部位的确定方法的控制逻辑对应的机器可读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上的所述机器可读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下操作:
获得CT扫描设备在当前扫描位置上对被检对象进行CT扫描所得到的CT图像;
依据所述CT图像中像素点的CT值检测所述当前扫描位置是否在铅防护范围内;
依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CT扫描设备的扫描状态。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CT扫描设备对被检对象进行CT扫描所得到的CT图像,依据该CT图像中像素点的CT值检测当前的扫描位置是否在铅防护范围内,依据检测结果控制CT扫描设备的扫描设备,可以实现在当前扫描位置落入铅防护范围内时,能够及时地控制CT扫描设备停止放线,以停止对被检对象进行CT扫描,同时,停止对被检对象进行CT扫描并不会影响医务人员基于已得到的CT图像进行临床诊断。进一步,由于在当前扫描位置落入铅防护范围内时,能够及时地控制CT扫描设备停止放线,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CT扫描设备中球管的放线时间,节约CT扫描设备的扫描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CT扫描的控制方法在应用中的一个示例性场景图;
图2为对被检对象120进行CT扫描场景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对被检对象进行平扫所得到的CT图像的示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4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