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暹罗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3040.2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4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强;王凤龙;任广伟;沈宏;雷强;谢中玉;孙光军;李斌;李光雷;杨举田;冯超;徐传涛;余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A01P21/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地址: | 266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暹罗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株暹罗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经研究发现,本发明提供的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LZ88在烟草赤星病、烟草黑胫病、小麦赤霉病、葡萄炭疽病、黄瓜枯萎病和花生镰刀病等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诱导烟草植株病害抗性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为烟草主要病害赤星病等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暹罗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烟草赤星病是一类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烟株成熟后期病害。该病1892年首次在美国发现。自报道以来,烟草赤星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在世界各烟区发生普遍,曾几次给世界烟叶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56年开始在北卡罗莱纳州暴发流行,造成北卡罗来纳州烟草种植者每年损失390至2100万美元。2000年美国康涅狄格州和马塞诸塞州均大规模暴发烟草赤星病,使得两州烟草分别减产75%和89%。我国1916年在北京地区首次发现烟草赤星病,80年代以来,全国各烟区有日益严重的趋势。1992年是特大的流行年,黄淮烟区损失很大,河南烟区发病面积为70万亩,其中10万亩是毁灭性的,共减产5000万公斤,产值损失和人民币1亿元左右。现已成为制约我国烟草生产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因此,对于烟草赤星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目前在烟叶实际生产中,培育和选用抗赤星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烟草赤星病病害的重要防治措施,然而至今仍未有合适的抗赤星病的优良品种,在大田中,赤星病的发生还是很普遍。在防治上大多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化学防治虽为理想的防治手段,但是许多用于控制植物真菌和细菌疾病的化学物质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都是有害的。同时化学农药的残留,以及用药单一导致的抗药性增强,化学防治已经不能作为最合适的手段,因此需要更安全环保的生物防治剂代替这些化学药剂。
目前,用于防治烟草赤星病的拮抗菌已有报道,如枯草芽孢杆菌(CN201110093415.4)、链霉菌(CN 201710280079.1)防卫假单胞菌(CN 201810438730.8)、球孢白僵菌(CN 201811059565.1)等,然而,由于单一菌株的局限性和致病菌的同步进化等原因,还需要寻找新的菌株用于烟草赤星病等相关植物病害的防治。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株具有抑制烟草赤星病等多种病原菌的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LZ88,经研究发现,其在烟草赤星病等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诱导烟草植株抗性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为烟草主要病害赤星病等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株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LZ88,该菌株已于2019年9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生物保藏号为CGMCC No.18466。
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其含有所述暹罗芽孢杆菌LZ88和/或含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
上述微生物菌剂具体可以是病原菌抑制剂或病害抑制剂。
上述病原菌抑制剂的活性成分可以是暹罗芽孢杆菌LZ88和/或暹罗芽孢杆菌LZ88的代谢物,上述病原菌抑制剂的活性成分还可含有其他生物成分或非生物成分,上述病原菌抑制剂的其他活性成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30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蒙氏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分枝杆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