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珍珠美白护肤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942856.3 申请日: 2019-09-30
公开(公告)号: CN110585042B 公开(公告)日: 2022-04-12
发明(设计)人: 邬青云;孙云起;孙怀庆;聂艳峰;郭朝万;胡露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8/34 分类号: A61K8/34;A61K8/41;A61K8/60;A61K8/64;A61K8/67;A61K8/73;A61K8/81;A61K8/9789;A61K8/98;A61Q19/00;A61Q19/02;A61Q19/08
代理公司: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代理人: 张帅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珍珠 护肤 基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珍珠美白护肤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珍珠美白护肤基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卡波姆0.2%~0.6%、氨甲基丙醇0.1%~0.4%、甘油1%~8%、海藻糖0.1%~5%、透明质酸钠0.05%~2%、苯氧乙醇0.5%~0.6%、水解贝壳硬蛋白0.01%~2%、珍珠母粉0.0001%~2%、α‑熊果苷及其脂质体1%~5%、烟酰胺1%~5%、棕榈酰三肽0.1%~5%、葡萄果提取物0.1%~5%和水60%~95%。本发明的珍珠美白护肤基质具有美白、淡化色斑、保湿、祛皱的作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珍珠美白护肤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黑色素是存在于每个人皮肤基底层的一种蛋白质,而每个人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由遗传所决定的。但紫外线的照射会使黑色素增加,从而使皮肤泛黄、暗淡无光泽。同时,由于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存在熬夜、生活不规律等现象,使得皮肤恢复美白的速度变缓。人们发现酪氨酸酶在黑色素的合成中起到主要作用,酪氨酸酶与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在有氧条件下催化酪氨酸上的单酚生成二酚,然后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催化氧化二酚生成醌,进而产生黑色素。因此,出现越来越多的美白产品是针对于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从而达到提亮肤色、美白肌肤的效果。同时,由于美白属于皮肤更新的一种过程,当皮肤去除老化的角质层时,容易使皮肤变得干燥,而干燥的皮肤容易生成黑色素和产生皱纹,因此,美白和保湿要同时进行。

目前,市面上的出现多种不同功能性的护肤品,如,中国专利CN108113920A,公开了一种缓释美白复合保湿面霜基质,由α-熊果苷、烟酰胺、甘草黄酮、透明质酸钠、海藻多糖、聚季铵盐-73、壬二酸、卵磷脂、微晶蜡、羊毛脂醇、石蜡和水组成;中国专利CN106265236A,公开一种美白组合物,其含有光果甘草提取物、熊果苷、3-o-乙基抗坏血酸。而消费者针对自身的情况需要购买多种不同类型的护肤品,使用时操作繁杂,且效果显现周期长,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积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珍珠美白护肤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珍珠美白护肤基质具有美白、淡化色斑、保湿、祛皱的作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珍珠美白护肤基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卡波姆0.2%~0.6%、氨甲基丙醇0.1%~0.4%、甘油1%~8%、海藻糖0.1%~5%、透明质酸钠0.05%~2%、苯氧乙醇0.5%~0.6%、水解贝壳硬蛋白0.01%~2%、珍珠母粉0.0001%~2%、α-熊果苷及其脂质体1%~5%、烟酰胺1%~5%、棕榈酰三肽0.1%~5%、葡萄果提取物0.1%~5%和水60%~95%。

进一步地,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卡波姆0.6%、氨甲基丙醇0.32%、甘油2%、海藻糖1.5%、透明质酸钠0.75%、苯氧乙醇0.5%、水解贝壳硬蛋白1.2%、珍珠母粉0.6%、α-熊果苷及其脂质体1%、烟酰胺2%、棕榈酰三肽1%、葡萄果提取物1%和余量水。

进一步地,所述α-熊果苷及其脂质体由α-熊果苷和α-熊果苷脂质体按照质量比为1:1.5~3.5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α-熊果苷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为:将α-熊果苷、大豆卵磷脂、乙醇和水同时加入密封釜中,通入二氧化碳,并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15~25Mpa的超临界条件下进行分散30~40min,使所有成分充分分散到CO2流体中;将CO2流体按照每分钟降温降压和每分钟升温升压交替操作的模式进行整体降温降压后得到初级脂质体;将初级脂质体降温降压到温度为30℃、压力为5~7Mpa下维持80~100min,即得。

更进一步地,所述降温降压的条件为:降温0.1℃、降压0.15Mpa;所述升温升压的条件为:升温0.055℃、升压0.07Mp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2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