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修复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1405.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0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绿岭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E02D3/00;A01G22/00;A01G25/02 |
代理公司: | 11570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修复 喷播 坡面 养护 铺设 恶劣环境 高陡边坡 喷灌设施 坡面清理 施工工艺 施工作业 受损区域 植被恢复 表土 混合土 植生层 打孔 锚钉 生根 水土流失 防护 稳固 植被 绿化 恢复 生态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修复施工工艺,包含以下步骤:1)坡面清理;2)打孔;3)网铺设和锚钉固定;4)喷灌设施铺设;5)植被混合土喷播;6)后期养护与管理:植生层喷播完毕后,植被恢复生根期的养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本发明解决坡面表土的稳定性,使其坡面更加稳固,解决高陡边坡绿化和防护,改善恶劣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使生态受损区域得到恢复,规范生态修复施工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受损区域的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重建的施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生态修复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生态修复施工是在道路边坡、矿山、采石场、堤坝、工业尾矿库、垃圾堆场、荒漠石漠地等生态受损区域通过专业的生态修复施工技术,使种子开始发芽成长,快速的生长成林,成活率高,改善恶劣环境。现有的生态修复施工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抵抗雨水冲刷,易脱落,没有长久性;
(2)局限性比较强,对于气候和自然环境都有较高的条件;
(3)没有系统规范的操作工艺技术;
(4)不适合高陡边坡;
(5)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生态修复施工工艺,其解决坡面表土的稳定性,使其坡面更加稳固,解决高陡边坡绿化和防护,改善恶劣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使生态受损区域得到恢复,规范生态修复施工作业。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修复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坡面清理:对山体、边坡、松动部分进行清理,其中,对于凸出且易脱落部位,再采用电锤或风镐在凸出部位沿坡面钻出孔洞之后,采用电锤击落;
步骤2:打孔:确定各锚钉孔位且相邻的所述锚钉孔位之间的间距为3~4m,且各所述锚钉孔位的直径为10mm,以巩固山体、边坡的稳定;
步骤3:网铺设和锚钉固定:施工时,将铁丝网从坡顶沿边坡铺下,固定在坡顶的宽度为50~100cm,使所述铁丝网直铺下来,并压紧,铺设时拉紧所述铁丝网,同时将各所述锚钉一一对应插入所述锚钉孔位中,将所述铁丝网固定于坡面上;
步骤4:喷灌设施铺设:将管道铺设在所述铁丝网上,其中,所述管道采用PE和PPR材质的管道,且PE为主管道、PPR为支管道,且PE主水管横向分布,在主管道上分布若干个等间距纵向分布的PPR支管道,相邻的所述PPR支管道之间的距离为2~4m,每个所述PPR支管道上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个安装孔,相邻的所述安装孔之间的距离为1~2m,喷播完成后将喷头安装在所述PPR支管道上的安装孔里,其中,相邻的两个喷头之间的间距为0.5~1m;
步骤5:植被混合土喷播:完成坡面清理、锚钉固定和挂网、喷灌设施的安装,并做好植被混合土基材的配制,即可进行植被混合土基础层喷植施工,分基础层和植生层分别进行,从坡面自上而下进行喷护,在所述基础层喷护完成之后进行所述植生层的喷护;
步骤6:后期养护与管理:当所述植生层喷播完毕后,在植被恢复生根期过程中进行养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植被混合土喷播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51:第一次基础层喷浆:在喷浆之前再次检查坡面上的浮土、杂草、树根及其它杂物是否清理干净,确认后用水进行坡面喷淋,以促使喷射植被混合土基底层与坡面连接紧密,所述基础层喷浆分两次进行,在喷射过程中,喷嘴距坡面的距离控制在0.6~1.0m之间;喷浆中,喷射头输出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喷射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先喷射凹陷部分,后喷射平面,再喷射凸出部分,喷射移动采用阶梯形移动,以保证喷浆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绿岭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绿岭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14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型生态护坡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浆砌片石拱形护坡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