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相氯乙烯生产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0747.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杲;王富民;张旭斌;刘常青;王二全;王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美邦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7/08 | 分类号: | C07C17/08;C07C17/38;C07C21/06;B01J10/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贵勤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液相 氯乙烯 生产工艺 装置 | ||
1.气液相氯乙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处理,所述原料包括液体催化剂以及氯化氢和乙炔组成的混合气体;
乙炔氢氯化反应,在所述液体催化剂的作用下,乙炔与氯化氢发生反应生成氯乙烯,在反应过程中通过换热器控制反应的温度;
气液分离,生成的氯乙烯气体从液体催化剂中流出,液体催化剂随氯乙烯气体经过冷凝器时冷却液化回流至反应区重新作用于反应;
液体催化剂回收,经过气液分离后,少量液体催化剂再次借助除沫器完成分离;
乙炔转化率检测,当转化率低于95%时,更换所述液体催化剂,当转化率大于95%时使用原有液体催化剂继续进行催化作用;
其中,实现所述气液相氯乙烯生产工艺的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设有:
液体催化剂进口,位于反应釜中部;
液体催化剂出口,位于反应釜底部;
混合气体进口,位于反应釜底部;
反应区,设有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中的一种;
气液分离区,位于反应区上方,设有冷凝器;
除沫器,设于冷凝器上方,用于吸附少量液化催化剂;以及
排气口,位于反应釜顶部,用于排出生成的氯乙烯,得到粗制的氯乙烯气体;
所述反应釜内还设有气体分布器,用于均布经混合气体进口进入的混合气体,所述气体分布器包括:
圆板,设有多个过气孔;以及
混合管架,包括环管以及一端连通环管且连通处沿环管圆周方向均布、另一端相互连通且连通处位于环管圆心的多个内管,所述环管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混合气体进入,所述环管和内管上设有多个微孔,所述混合气体经所述微孔以及所述过气孔后进入反应区,所述微孔位于环管和内管下部的两侧,所述过气孔孔径小于微孔孔径,所述圆板与反应釜的内壁固接,所述圆板、环管以及内管均水平设置,所述过气孔在所述圆板上排布成多个半径逐渐缩小的同心圆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相氯乙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炔和氯化氢的摩尔比为1.0-1.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相氯乙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催化剂的初始加入温度为100-1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相氯乙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控制反应温度在130-16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相氯乙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催化剂为咪唑类盐酸盐、氮甲基吡咯烷酮盐酸盐、氯化胆碱或季鏻盐中的一种;所述液体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氯化铜、氯化亚铜、氯化锡和三氯化钌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美邦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美邦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07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