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艇复合能源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0105.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8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姜民;李亚文;崔琳;王斌;张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H21/17 | 分类号: | B63H21/17;B63H21/20;F02B63/04;F03D9/11;F03D9/00 |
代理公司: | 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凤玲 |
地址: | 30011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组件 螺旋桨推进器 太阳能发电系统 电动马达 驱动系统 续航里程 充电 推杆 柴油发电机组 柴油发电系统 柴油机输出轴 电动马达驱动 电源管理系统 柴油机驱动 电量不足 复合能源 高速航行 电推杆 输出轴 油耗 电量 柴油 消耗 发电 节约 保证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人艇复合能源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柴油发电系统、电源管理系统、蓄电池组件和电动马达。当无人艇高速航行时,油推杆将柴油机输出轴与螺旋桨推进器连接,柴油机驱动螺旋桨推进器来为无人艇提供动力,当低速航行时,电推杆将电动马达输出轴与螺旋桨推进器连接,电动马达驱动螺旋桨推进器来为无人艇提供动力,节约航行时的低速航行时的油耗,提高续航里程,同时本发明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实时的发电为蓄电池组件充电,当蓄电池组件的电量不足时,通过柴油发电机组为蓄电池组件充电,在保证蓄电池组件的电量充足的同时,减少柴油的消耗,进一步的提高了续航里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艇复合能源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艇作为新兴的智能自主机器人装备,能够实现在海上长时间、连续性、常态化的侦查监视能力,具有传统的海上侦查防卫手段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模块化搭载,快速性、机动性和隐蔽性和成本优势。由于无人艇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外的科学家都在积极进行无人艇的相关研究和应用。21世纪,随着人工智能、微电子、通信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制约无人艇发展的诸多技术瓶颈得以部分解决,许多国家加大了无人艇的研发力度,尤其在海洋军事中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应用。近些年来,无人艇监控和功能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实用。但是由于无人艇需要在海上能够实现长时间、连续性、常态化的侦查监视能力的平台。所以,研究如何提高无人艇的续航里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艇复合能源驱动系统,以提高无人艇的续航里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无人艇复合能源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
太阳能发电系统、柴油发电系统、电源管理系统、蓄电池组件和电动马达;
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与所述电源管理系统连接;
所述柴油发电系统包括柴油发电机组和柴油机充电控制器;
所述柴油发电机组的进油口与无人艇的柴油箱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柴油发电机组的电能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系统连接;所述柴油发电机组的控制端与所述柴油机充电控制器连接,所述柴油机充电控制器与所述电源管理系统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系统向所述柴油机充电控制器发出柴油发电控制指令,所述柴油机充电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柴油发电机组的启停,进而控制柴油发电机组的发电状态;
所述电源管理系统与所述蓄电池组件连接;
所述蓄电池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动马达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通过电推杆与无人艇的螺旋桨推进器连接;所述柴油机的输出轴通过油推杆与所述螺旋桨推进器连接;
所述电推杆和所述油推杆分别设置在电推俯仰油缸和油推俯仰油缸上;
所述电推俯仰油缸的控制端和所述油推俯仰油缸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系统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系统还用于通过控制电推俯仰油缸和电推俯仰油缸的抬起状态控制无人艇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驱动系统还包括风力发电系统,所述风力发电系统与所述电源管理系统连接。
可选的,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翻转机构和翻转驱动装置;
所述风力发电机固定在所述翻转机构的一端,所述翻转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翻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翻转驱动装置固定在无人艇的门式桅杆上;
所述翻转驱动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源管理系统连接,所述翻转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电源管理系统的发出的风力发电指令,切换所述翻转机构的工作状态;
所述风力发电机的电能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系统连接。
可选的,所述风力发电机为折叠式双叶片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未经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01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