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oRa技术的链式组网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9987.6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3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丰祯;陈晓晶;孙彦景;陈岩;张亮;贾文琪;单成伟;吕小强;贾咏洁;朱明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16/18;H04W24/02;H04W8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式 链式组网 网络拓扑结构 功能初始化 传输 传输机制 传输时延 传输特性 传输效率 传输性能 传输应用 技术特点 技术优势 节点排序 模块网络 应用场景 正常通信 组网方式 组网优化 网络 低功耗 对链 主机 应用 组建 配合 | ||
1.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链式组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托LoRa技术,根据应用需求形成链式跳接组网,遵循设计的传输机制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如下步骤:
一、首先对链式网络中的节点进行LoRa功能初始化;
二、之后设置各节点初始LoRa模块网络参数;
三、然后从机配合主机完成节点排序和链式网络的组网优化;
四、组建完成链式网络后,进入正常通信阶段,本阶段主要包含以下3大块工作:
(1)通过设计的传输机制进行正常的数据信息交互;
(2)需要检测网络状态异常,按照处理机制修改网络通信参数或网络结构进行异常处理;
(3)还要对网络通信参数修改的请求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oRa技术的链式组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LoRa技术的链式组网传输方法的链式组网传输的网络节点由主节点和子节点组成,主节点设计在传输网络的一端,子节点依次排布向另外一端延伸,直至到达末端子节点,传输网络的主节点和子节点通过跳接配合实现组网数据传输,同时每个网络节点具备组网状态识别和组网管理调整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LoRa技术的链式组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式组网传输的传输机制采用主从巡检方式或主从轮询方式或事件触发方式;
所述主从巡检方式,要求主节点发送巡检帧,子节点从末端返回应答帧,每个子节点在传递应答帧数据的同时,按照协议添加上本节点的数据内容;
所述主从轮询方式,要求主节点向指定子节点发送巡检帧,该子节点接收到巡检帧后回复应答帧,传输路径上的子节点起到数据中转的作用,应答帧最终传递给主节点;
所述事件触发方式,要求正常状态下,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命令帧的心跳巡检,各节点需要上报数据时,直接发起数据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LoRa技术的链式组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式网络中的节点在网络内具有独立的ID信息,链式网络的节点设备按照线性空间顺序分布,链式网络的节点ID号码顺序从主节点向后依次递增加一,链式网络内的节点ID可以通过预设的方式进行指定,也可以在组网建立之前,通过主节点控制启动网络内子节点的路径自动规划,节点可根据测定到的相互间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排序和ID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LoRa技术的链式组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节点接收到数据后,向下一节点发包,相邻两个节点间数据跳接传输,数据流从一端开始方向性传递,前向节点侦听该数据包作为当前节点的应答,来判定两节点间的数据是否成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LoRa技术的链式组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节点在检测到信息向下一级跳接传输异常即应答超时后,会尝试重发,连续重发不成功,则尝试进行网络修复,重发不成功则标识故障,如果是主机下行命令传输异常,则直接启动应答数据回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99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