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iO2 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39709.0 | 申请日: | 201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3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宫晓群;李恒轩;常津;王汉杰;陈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2 | 分类号: | C12Q1/682;C12Q1/682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欢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io base sub | ||
1.一种基于SiO2核酸探针以及杂交链信号放大的Ag+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方法不用于疾病诊断,包括下述步骤:
1)DNA探针与SiO2微球的偶联;将氨基化修饰的SiO2微球与DNA探针P1在偶联剂作用下进行偶联,得到SiO2-P1;
2)定量检测Ag+;将SiO2-P1与DNA探针P2,加入到缓冲液中,混匀,然后加入杂交链反应探针H1和荧光探针Cy5-H2,加入待检测目标Ag+,充分混匀,孵育;在反应完成后,通过使用离心机离心除去上清液,并将沉淀物重悬于水中,测量Cy5荧光信号强度;
DNA探针P1为:TCAGCCCGGC或者AAAAATCAGCCCGGC;DNA探针P2为:AGTCTAGGATTCGGCGTGGGTTAAGCCCCCCTGA或者AGTCTAGGATTCGGCGTGGGTTAAAAAAAGCCCCCCTGA;
在Ag+存在时,P1和P2通过形成C-Ag+ -C结构结合; P2的后半部分是杂交链式反应的引发链,使得 SiO2-P1-P2耦合物可以连续打开H1和 H2茎环结构来引发HCR,从而使得整个HCR 产物都连接在了SiO2微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iO2核酸探针以及杂交链信号放大的Ag+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液为柠檬酸钠缓冲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iO2核酸探针以及杂交链信号放大的Ag+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将步骤1)中连接的10μL DNA-SiO2探针和0.7μL 10μmol/LDNA探针P2加入到25μL柠檬酸钠SSC缓冲液中,充分混匀,然后加入1.5μL的1μM杂交链反应探针H1和1.5μL的1μmol/L Cy5-H2;最后,加入目标Ag+,充分混匀,在37°C下孵育60分钟;在反应完成后,通过使用离心机以11,000rpm离心10分钟,除去上清液,并将沉淀物重悬于50μL水中,并通过AzureC600测量Cy5荧光信号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97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循环洗车设备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粘式硅胶文胸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