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环唑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9466.0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6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超;吴天宇;陶亚春;朱敏;张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5/06 | 分类号: | C07D405/06 |
代理公司: | 32103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56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环唑 催化剂和溶剂 目标产物 收率 制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环唑的制备方法,使原料A和原料B在催化剂和溶剂的存在下反应制得所述的氟环唑,其中,所述的原料A的结构式为所述的原料B的结构式为所述的氟环唑的结构式为本发明的工艺相对简单,原料易得,毒性低,成本低廉,且三废少,目标产物含量和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氟环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氟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对一系列禾谷类作物如立枯病、白粉病、眼纹病等十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并能防治糖用甜菜、花生、油菜、草坪、咖啡、水稻及果树等病害。不仅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而且具有内吸和较佳的残留活性。
作用特点及用途:氟环唑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其活性成分氟环唑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且氟环唑分子对一种真菌酶(14-dencthylase)有强力亲和性,与目前已知的杀菌剂相比,能更有效抑制病菌原真菌。氟环唑可提高作物的凡丁质酶活性,导致真菌吸器的收缩,抑制病菌侵入,这是氟环唑在所有三唑类产品中独一无二的特性。对香蕉、葱蒜、芹菜、菜豆、瓜类、芦笋、花生、甜菜等作物上的叶斑病、白粉病、锈病以及葡萄上的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效。
氟环唑内吸性强,可迅速被植株吸收并传导至感病部位,使病害侵染立即停止,局部施药防治彻底。持效期极佳,如在谷物上的抑菌作用可达40天以上,卓越的持留效果,降低了用药次数及劳力成本。既能有效控制病害,又能通过调节酶的活性提高作物自身生化抗病性,使作物本身的抗病性大大增强。使叶色更绿,从而保证作物光合作用最大化,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
氟环唑的结构式如下
氟环唑的合成工艺比较成熟,其传统合成方法主要存在反应操作繁琐,三废量多,成本较高,目标产物含量和收率低的问题,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更为高效简单的方法合成氟环唑,使得氟环唑的合成更加安全和环境友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产品收率和含量高的氟环唑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氟环唑的制备方法,使原料A和原料B在催化剂和溶剂的存在下反应制得所述的氟环唑,其中,所述的原料A的结构式为所述的原料B的结构式为所述的氟环唑的结构式为
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为:
优选地,所述的反应在50~100℃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原料A与所述的溶剂的投料质量比为1∶1~10,进一步优选为1∶1~5,更优选为1∶1~3。
优选地,所述原料A与所述的原料B的投料摩尔比为1∶1~3,进一步优选为1∶1.3~1.5,更优选为1∶1.4~1.5。
优选地,所述原料A与所述的催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5%~15%,进一步优选为1∶3%~5%。
优选地,所述的溶剂包括但不限于甲苯、二甲苯、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醚类、聚醚类、环状冠醚类、季铵盐类、季铵碱类、叔胺类、季膦盐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二乙二醇二甲醚、聚乙二醇-400、18冠6醚、苄基三甲基氢氧化铵、N,N-二甲基甲酰胺、三己基十四烷基氯化膦、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经水洗脱去溶剂,重结晶得到所述的氟环唑。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94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