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库和GIS技术的BIM地质模型建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39288.1 | 申请日: | 201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0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彭艾鑫;蔡国栋;许杰;黄永进;杨石飞;孙莉;尚颖霞;邰俊;徐良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F16/29;G06F16/25;G09B2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库 gis 技术 bim 地质模型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库和GIS技术的BIM地质模型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通过利用ETL工具或录入的方式使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中的地质钻孔数据与城市勘察系统中的地质钻孔数据保持一致,同时通过将地质钻孔数据的三维坐标同WEB‑GIS地图构建关联,将用户在WEB‑GIS地图上勾画出的范围内显示出相应的地质钻孔,以通过BIM建模平台输出该范围内的三维地质模型。本发明的优点是:综合利用云技术、Web‑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地质建模技术,将地质钻孔数据查询过程可视化,利用GIS空间计算方法实现了三维地质建模范围定制化,然后借助数据接口传输方式和三维地质建模插件完成快速、高效、自由的三维地质建模,提高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可用性和可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建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库和GIS技术的BIM地质模型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对三维模型的需求逐渐迫切。三维模型不仅具有完整的空间几何信息,并且还带有整个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的所有信息,由于这种“滚雪球”效应,三维模型随着工程项目阶段的发展越来越具有价值。另外,在未来智慧城市的架构中,涵盖完整信息的三维模型将是必不可少的元素。目前工程项目三维模型大部分只包含建筑结构模型,不包含三维地质模型,然而准确的三维地质模型对后续模型的使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三维地质建模一般都是通过录入相关工程项目地质钻孔坐标信息和分层信息,再结合三维建模软件完成建模。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收集和整理项目地质钻孔数据,还限制了三维地质模型范围,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无法直观了解所录钻孔的大致区域,这就大大的限制了三维地质建模的自由性和可用性。
因此,一种快速、高效、自由、可视的BIM地质建模方法迫在眉睫。借助云技术、Web-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地质建模插件,让建模人员可以通过网页系统快速定制需要建模的范围,利用GIS空间计算查询出此范围内的钻孔信息,然后连接地质建模插件实现三维地质模型建模,从而提高三维地质建模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库和GIS技术的BIM地质模型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通过利用ETL工具或录入的方式使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中的地质钻孔数据与城市勘察系统中的地质钻孔数据保持一致,同时通过将地质钻孔数据的三维坐标同WEB-GIS地图构建关联,将用户在WEB-GIS地图上勾画出的范围内显示出相应的地质钻孔,以通过BIM建模平台输出该范围内的三维地质模型。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基于数据库和GIS技术的BIM地质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地质钻孔数据存储于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中,所述地质钻孔数据包括各地质钻孔的三维坐标以及地层信息;
S2:将所述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中各所述地质钻孔的三维坐标同WEB-GIS地图构建关联;
S3:采用OpenLayer技术在所述WEB-GIS地图上勾画出待建三维地质模型的范围以及所述范围的经纬度坐标,之后所述WEB-GIS地图连接所述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筛选出在所述待建三维地质模型范围内的各所述地质钻孔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在所述WEB-GIS地图上显示出来;
S4:通过网页脚本代码在所述WEB-GIS地图中内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所述数据处理方法来判定在所述待建三维地质模型范围内的所述地质钻孔数据进行处理以符合建模数据标准,将处理后的所述地质钻孔数据在线输出并存储于所述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9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