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钻杆用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9270.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洪汛;白喜峰;邸军;胡斌;张尧;陈志刚;韩久富;谷大伟;杨永海;解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1D8/10;C21D1/1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周长星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钻杆 无缝钢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钻杆用无缝钢管,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22~0.28%;Mn 0.45~0.65%;S≤0.008%;P≤0.015%;Si 0.17~0.35%;Ni 0.52~0.65%;Cr 0.85~1.00%;Cu≤0.20%;Mo 0.50~0.60%;Al 0.005~0.040%;Nb 0.02~0.05%;V 0.03~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高强度钻杆用无缝钢管制造方法,无缝钢管的制造工艺:转炉冶炼、炉外精炼LF+VD、连铸、连轧得到的管坯经过环形炉加热,然后穿孔,再采用MPM、PQF连轧后热处理。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添加少量的合金元素,在不大幅度提高成本的基础上,使钢管热处理后强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强度达到145PSI钢级,满足复杂地层及不同钻进工艺的要求,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钻杆用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钻杆广泛应用于山体滑坡、基坑锚固、隧道管棚、水电站、高铁、油田等各个领域,在各类复杂地层及不同钻进工艺的造孔施工中,由于受到拉、压、扭、弯及冲击等复杂载荷作用,服役条件恶劣,要求钻杆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能力。
目前国内钢管企业能够生产最高强度的钻杆是根据美国石油协会API 5D标准生产的135PSI钢级只能满足最多8000米的油井需求。为了满足恶劣地质条件,更深油井的钻探需求,拓宽市场空间,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很有必要进行更高钢级(145PSI)钻杆用无缝钢管产品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钻杆用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提高钻杆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强度钻杆用无缝钢管,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22~0.28%;Mn 0.45~0.65%;S≤0.008%;P≤0.015%;Si 0.17~0.35%;Ni 0.52~0.65%;Cr 0.85~1.00%;Cu≤0.20%;Mo 0.50~0.60%;Al 0.005~0.040%;Nb 0.02~0.05%;V 0.03~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高强度钻杆用无缝钢管制造方法,制造工艺:转炉冶炼、炉外精炼LF+VD、连铸、连轧得到的管坯经过环形炉加热,然后穿孔,再采用MPM、PQF连轧后热处理,其中:
1)环形炉加热温度为1200℃~1300℃;
2)MPM、PQF连轧的出脱管温度为950~1050℃,定径温度控制在750℃~850℃;
3)热处理采用淬火+回火工艺,淬火:900±30℃,保温时间:大于30min,冷却剂为水,回火:700~750℃,保温时间:大于30min,冷却剂为空气。
主要的化学成分和作用如下:
C是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保证必要强度和硬度.但为保证调质过程的产品质量,其含量不能太高,故含量定位0.22-0.28%。
Si是有效的脱氧元素,含量过低会缺乏脱氧效果,过高又会降低钢的韧性,因此,选择0.17~0.35%作为Si的合金含量范围。
Mn是奥氏体形成元素,用于提高钢的强度,可以弥补因碳含量降低而损失的屈服强度,Mn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钢的韧性,降低韧脆转变温度。其含量控制在0.45-0.65%。
Cr是扩大淬透性元素,也是碳化物形成元素,可提高钢的淬透性,在淬火+低高温回火状态,可保证钢种在较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92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