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上料弯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8984.0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3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康文杰;王勇;李秦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1/02;B21F23/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李喆 |
地址: | 422800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两市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上料弯折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上料弯折装置,包括:校直机构,所述校直机构包括导线架所述校直机构还设置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导线架的后方;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设置有一储料底座,所述储料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两侧设置有升降滑轨,两条所述升降滑轨上分别设置有储料滑块;折弯机构,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有机架、导向管、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第三夹持机构、顶升机构和二次校直机构;本发明操作便捷,校直效率高,并且能够检测到钢筋是否校直完成需要补料,同时本发明能够将钢筋折弯成不同高度、不同折弯角度的钢筋;实现了自动化、多尺寸钢筋校直,并且设置有两个轨道弯折钢筋,显著提高了钢筋弯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上料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桁架是一种由杆件彼此在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结构,广泛用于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桁架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在桁架结构中腹杆通常采用钢筋结构,这种钢筋结构的腹杆通常需要弯折成连续均匀的M型,这种形状的钢筋才能在桁架结构中组成三角形结构承担更大的力度。一般生产桁架使用的钢筋材料都是由成卷的钢筋经过校直并弯折而成,因此钢筋的校直和弯折是桁架生产的重要步骤,在现有技术当中,钢筋桁架中的腹杆钢筋在弯折时通常采用固定挡块调节腹杆钢筋的弯折角度,调节时需拆装螺栓,这种方式适用性不强,而钢筋的校直一般是通过专用的钢筋校直设备,这种设备功能较为单一,同样无法适应生产线中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上料弯折装置,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钢筋自动校直、上料,并且实现自动化、多尺寸钢筋弯折,提高钢筋弯折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上料弯折装置,包括:
校直机构,所述校直机构包括导线架,所述校直机构还设置有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导线架的后方,所述牵引装置设置有一牵引平台,所述牵引平台的端头设置有两个校直滚筒,所述每个校直滚筒后方均设置有校直轮组,所述每个校直轮组后方均设置有牵引盒,所述牵引盒内平行于所述牵引平台设置有两行牵引轮,每个所述牵引轮的轴的后端设置有从动齿轮,上下相邻的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牵引平台上相对设置有两个牵引电机,两个所述牵引电机分别连接一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穿设在所述牵引盒内,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下一行的所述从动齿轮之间传动;
储料机构,所述储料机构设置有一储料底座,所述储料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两侧设置有升降滑轨,两条所述升降滑轨上分别设置有储料滑块,每个所述储料滑块上设置有两个夹线轮;
折弯机构,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有机架、导向管、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第三夹持机构、顶升机构和二次校直机构,所述机架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机架设置有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层设置有折弯滑轨;所述二次校直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第一层的最前端,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两端底部相对地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夹持机构通过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一滑轨相配合,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两端底部相对的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夹持机构通过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层;所述顶升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三夹持机构之间;所述顶升机构机构包括有折弯基座,所述折弯基座安装在一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底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折弯滑轨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层;所述导向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之间。
其中,所述导线架包括有一检测开关和井字导线滚筒,所述井字导线滚筒设置在所述导线架的顶部,所述检测开关设置在所述井字导线滚筒后方。
其中,位于上一行的每个所述牵引轮上方都设置有一停止气缸,所述停止气缸的拉杆连接所述牵引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8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