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胶辊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5792.4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8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育安;张琼琼;王章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炜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3/08 | 分类号: | B41F13/08;B41F13/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32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 ||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印刷胶辊,包括固定端、活动端和印刷辊。通过设置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对印刷辊进行支撑固定,将原有的一体式印刷胶辊分为可拆卸组装的结构,固定端和活动端均通过沉头螺栓进行相互连接,同时通过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对胶辊主体进行限位夹持,设置的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一侧卡接在传动槽的内部,另一侧卡接在限位槽的内部,使得印刷辊随着辊轴的转动而转动,实现了印刷胶辊的便捷式组装的同时,印刷辊的性能不受到影响,当印刷胶辊的胶辊主体受到磨损破洞等现象时,只需将胶辊主体拆卸下来更换新的胶辊主体即可,省时省力,无需耗费时间等待修复,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印刷胶辊。
背景技术
印刷机胶辊又称为软质墨辊,主要用来传输油墨的,为了使油墨在墨辊之间迅速而均匀的分布开来,印刷机上通常采用软质墨辊和硬质墨辊交替的方式配置,使相邻的墨辊产生良好的接触,而软质墨辊的制作工艺一般要经过混合、过滤、固化处理、研磨、抛光,制作工艺复杂,且对软质墨辊要求很高。
现有的印刷胶辊在工作工程中印刷胶辊通常会出现,由于长时间使用或者腐蚀造成的磨损,破洞等现象,而现有的印刷胶辊均为一体式结构,如果更换新辊,会使得成本提高,通常是采用橡胶修补剂对胶辊进行修复,但是在进行修复后需要进过长时间的等待才可以进行使用,严重的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刷胶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胶辊,包括固定端、活动端和印刷辊,所述固定端设置在印刷辊的一端,所述活动端设置在印刷辊的另一端,所述固定端由第一连接杆、第一挡板、辊轴、传动槽、方形卡槽和第一限位杆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印刷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辊轴,所述辊轴外辊壁的四周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传动槽,所述辊轴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开设有方形卡槽,所述第一挡板靠近辊轴一侧板壁上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
具体的,所述活动端由第二连接杆、第二挡板、方形卡块和第二限位杆组成,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印刷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远离第二连接杆一端的板壁上固定连接有方形卡块,所述方形卡块与方形卡槽相匹配设置,且所述方形卡块卡接在方形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方形卡块一侧板壁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与第一限位杆相互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二限位杆和第一限位杆均与传动槽相匹配设置。
具体的,所述印刷辊由胶辊主体、套接槽和限位槽组成,所述胶辊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套接槽,所述胶辊主体通过套接槽套接在辊轴的外壁上,且所述套接槽的内壁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相匹配设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挡板一端的杆壁上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环绕第一连接杆的杆壁设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杆远离第一挡板的一端通过第一沉头螺栓与第二挡板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挡板一端的杆壁上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环绕第二连接杆的杆壁设置。
具体的,所述第二限位杆远离第二挡板的一端通过第二沉头螺栓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印刷胶辊,通过设置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对印刷辊进行支撑固定,将原有的一体式印刷胶辊分为可拆卸组装的结构,固定端和活动端均通过沉头螺栓进行相互连接,同时通过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能够对胶辊主体进行限位夹持,设置的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一侧卡接在传动槽的内部,另一侧卡接在限位槽的内部,使得印刷辊随着辊轴的转动而转动,实现了印刷胶辊的便捷式组装的同时,印刷辊的性能不受到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炜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炜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5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