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太阳光跟踪装置及跟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5345.9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8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开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开浩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H02S40/22;F24S50/20;F24S23/74;F24S10/70;F24S50/00 |
代理公司: | 33102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张群<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波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层 透明玻璃板 槽式聚光器 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太阳光跟踪器 集热管 平行 太阳光跟踪装置 安装方向 便于安装 多次反射 发电效果 聚焦位置 转轴轴线 朝上 上壁 下壁 穿过 聚焦 跟踪 | ||
本发明涉及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太阳光跟踪装置及跟踪方法,包括槽式聚光器、集热管、太阳光跟踪器,太阳光跟踪器包括透明玻璃板及相互平行的第一反光层、第二反光层,第一反光层设于透明玻璃板的上壁面上且朝下布置,第二反光层设于透明玻璃板的下壁面上且朝上布置,第一反光层上开有能供光线穿过的孔,转轴轴线与集热管轴线所在的平面为β,透明玻璃板、第一反光层、第二反光层均垂直平面β布置。只要在第一反光层与第二反光层之间多次反射的光线构成的平面α与平面β大致平行,就能使槽式聚光器聚焦位置准确,取消了安装方向对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限制,便于安装,且便于实时对槽式聚光器角度进行调节使其保持聚焦准确,有利于提高发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具体指一种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太阳光跟踪装置及跟踪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分布密度较小、间歇性和空间分布都在时刻发生变化的能源,与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常规能源有着很大区别,这就对太阳能的收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太阳能利用最广泛的是太阳能热水器,但是,它只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对水的加热程度有限,而无法满足工业上的高温热水及蒸汽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对太阳能热利用的更高要求,要求太阳能集热器能更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能。
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能发电方式有碟式、塔式、槽式及线性菲涅尔方式,而应用最多的是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授权公开号为CN104296396B的中国发明专利《太阳能高温集热设备》(申请号:CN201410588479.5)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上层槽式聚光器、下层槽式聚光器、上层集热管、下层集热管以及双层集热管支架;上层集热管与下层集热管均通过双层集热管支架连接固定,上层集热管对应上层槽式聚光器设置且位于上层槽式聚光器的焦点处,下层集热管对应下层槽式聚光器设置且位于下层槽式聚光器的焦点处;上层集热管与下层集热管结构相同,均由至少一个真空集热管组成,真空集热管具有一金属直管,金属直管外套设一真空玻璃内管,真空玻璃内管外套设一真空玻璃外管,金属直管内设置工作介质,真空玻璃内管与真空玻璃外管之间为真空层。上述结构有利于太高热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授权公告号为CN104567018B的中国发明专利《槽式抛物面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及其组装工艺》(申请号:CN201510010790.6)披露了一种结构,其槽式抛物面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包括吸热组件、反射镜组件、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脚、长轴、抛物面型联接板;反射镜组件包括抛物面型支撑体、薄钢板。上述结构拆装比较方便。
目前的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为了便于时刻对槽式聚光器角度进行调整,使太阳光能经过槽式聚光器反射后射向加热管上,受目前太阳光照射角度计算方法的限制,其安装方式都是正南北轴向或正东西轴向且平行于水平面安装,这不仅为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装带来了不便,也影响聚光器聚焦瞄准的准确度,进而影响发电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使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装方向不受限制、提高聚光器聚焦准确度进而提高发电效果的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太阳光跟踪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上述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太阳光跟踪装置的跟踪方法,该方法能使聚光器始终聚焦准确,提高发电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太阳光跟踪装置,包括槽式聚光器及集热管,所述槽式聚光器的底部安装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转轴,所述集热管设于槽式聚光器的上方并位于槽式聚光器的焦点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光跟踪器,该太阳光跟踪器包括透明玻璃板及相互平行的第一反光层、第二反光层,所述第一反光层设于透明玻璃板的上壁面上且朝下布置,所述第二反光层设于透明玻璃板的下壁面上且朝上布置,所述第一反光层上开有能供光线穿过的孔,所述转轴轴线与集热管轴线所在的平面为β,所述透明玻璃板、第一反光层、第二反光层均垂直平面β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开浩,未经何开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53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追光功能的高效光伏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组件边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