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吊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3898.0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3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程义平;冯强;范伦;刘严;王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5/00 | 分类号: | B66C25/00;B66C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吊 运输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起吊运输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升降托座、承重托管及升降机构;主体框架包括底框架及支撑框架,底框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升降托座与支撑框架连接,包括升降托座通孔;承重托管固定于升降托座上,承重托管为中空式结构,且承重托管与升降托座通孔相贯通形成贯通孔,通过贯通孔容纳顶杆,且承重托管与底框架之间为开口式结构;升降机构包括相连接的齿轮、传动链条及升降油缸,齿轮及升降油缸固定于主体框架上,传动链条的一端与升降托座连接,另一端经齿轮与升降油缸连接,通过升降油缸驱动升降托座,以驱动承重托管升降。本发明的起吊运输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施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性高、具有极强的推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装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起吊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辊子的轴承座、接手等轴类包容件被扒下后,较重的需用行车吊着运至组装场地,较轻的则通常通过人工扛抬。如果使用厂房内的行车吊装,往往需等待,造成人员窝工,使得施工效率相对较低;如果使用人工扛抬,劳动强度较大,还容易造成人员损伤,尤其是回装时,接手、轴承座已被加热,很容易烫伤人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开发一种起吊运输装置,以提高对轴类包容件更换的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及提高安全性,实属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吊运输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接手、轴承座等轴类包容件进行更换时,所造成的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起吊运输装置,所述起吊运输装置包括:
主体框架,包括底框架及固定于所述底框架上的支撑框架,所述底框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
升降托座,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包括升降托座通孔;
承重托管,固定于所述升降托座上,所述承重托管为中空式结构,且所述承重托管与所述升降托座通孔相贯通形成贯通孔,通过所述贯通孔容纳顶杆,且所述承重托管与所述底框架之间为开口式结构;
升降机构,包括相连接的齿轮、传动链条及升降油缸,所述齿轮及升降油缸固定于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传动链条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托座连接,另一端经所述齿轮与所述升降油缸连接,通过所述升降油缸驱动所述升降托座,以驱动所述承重托管升降。
可选地,所述底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2根底框横梁及垂直且与所述底框横梁固定连接的1根底框纵梁;所述支撑框架固定于所述底框纵梁的上表面,且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平行设置且垂直于所述底框纵梁的2根支撑梁及垂直且与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的1根支撑纵梁。
可选地,所述支撑框架具有凹槽,所述升降托座具有凸起,通过所述凹槽及凸起连接所述升降托座与所述支撑框架。
可选地,所述贯通孔的形貌在纵向上呈椭圆形。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主体框架上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升降油缸包括液压油缸,且通过充电式电动泵驱动。
可选地,所述行走轮包括设有锁止机构的行走轮。
可选地,所述行走轮包括具有高度差的两组,每组所述行走轮至少包括等高设置的两个所述行走轮,以使所述底框架具有台阶面。
可选地,所述底框架的底部还设有永磁铁定位机构或电磁铁定位机构。
可选地,任一所述的起吊运输装置包括应用于轴承座更换或接手更换中的起吊运输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3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系统
- 下一篇:一种表项复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