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巷道的支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3536.1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5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龚梦秋;王勇;姚军峰;陈旭东;张峰;王中登;段二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工业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5;E21D20/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32220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喷浆 二次支护锚杆 一次支护锚杆 金属网 凝固 巷道支护技术 地面施工 交替布置 煤矿巷道 软弱围岩 施工步骤 围岩破碎 巷道掘进 支护结构 注浆加固 支护 层位 揭煤 锚索 内围 巷顶 开凿 混凝土 施工 | ||
本发明属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巷道的支护方法,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下:地面预注浆加固,由地面施工钻至设计巷道层位;开凿巷道,巷道四周安装金属网,沿着巷道四周打入一次支护锚杆,随后对巷道内围岩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浆;待第一次喷浆凝固后,在第一次凝固的混凝土上再次安装金属网,沿着巷道四周打入二次支护锚杆,再进行第二次喷浆,二次支护锚杆与一次支护锚杆在沿着巷道掘进方向上交替布置;对着巷道的巷顶打入锚索。本发明支护结构,适合不同深度的巷道、围岩破碎巷道、软弱围岩巷道和揭煤巷道,且施工方便,安全性高,可进行大范围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巷道的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掘进作为煤炭开采先行工序,采掘比例协调是保证煤炭高效开采的关键,随着矿井的开拓向两翼及深部延伸,开拓岩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长,为保证煤炭开采顺利接替,在采区衔接、水平接替、巷道拓展以及各大矿区采掘技术日趋紧张的局面下,唯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改善巷道围岩特性,提高岩巷的掘进速度,因此盾构机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矿井向深部延伸,特别是深部大断面岩巷,受高地压、断层、煤层、地下水等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大大降低,巷道支护难度也越来越大,直接影响矿井的生产安全及高效生产。
目前,采用盾构机施工的巷道,多在矿井浅部稳定围岩中,采用传统的锚网索喷支护,就能控制围岩的变形。但是到矿井深部,围岩呈现软岩特性,并且受断层、煤层、地下水等因素影响,深部巷道多采用锚网索喷注联合支护,遇断层破碎带及过煤层时,多采用支架、U型钢支护等,这样导致支护工序复杂,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因此提出一种煤矿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机快速施工巷道支护新方法,对巷道围岩进行提前治理,提高围岩强度,保证巷道的稳定性,对煤矿安全生产及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巷道的支护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煤矿巷道的支护方法,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下:
一、地面预注浆加固,由地面施工钻至设计巷道层位;
二、开凿巷道,巷道四周安装金属网,沿着巷道四周打入一次支护锚杆,随后对巷道内围岩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浆;
三、待第一次喷浆凝固后,在第一次凝固的混凝土上再次安装金属网,沿着巷道四周打入二次支护锚杆,再进行第二次喷浆,二次支护锚杆与一次支护锚杆在沿着巷道掘进方向上交替布置;
四、对着巷道的巷顶打入锚索。
进一步地,步骤一具体的施工包括一开、二开和三开,一开为竖直直孔段,孔径Φ311mm,钻入基岩段5~10m,下入Φ244.5×8.94mm孔口管,至基岩段,水泥固井,隔离第四系表土地层;二开为定向导斜段,孔径Φ215.9mm,孔深310~810m,下入Φ177.8×8.05mm套管,水泥固井;三开为水平治理段,孔径Φ152mm,裸孔钻进至水平治理段,注浆改造岩层岩性。
进一步地,为保证钻孔施工精度要求,采用磁导向辅助巷道治理钻孔的施工,利用定向孔,从地面下入磁导向仪器,磁导向仪器位于巷道中心位置,然后巷道治理孔轨迹通过磁导向进行顺巷钻探,保证钻进轨迹。
进一步地,注浆水泥采用标号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
进一步地,水泥浆比重为1.2~1.7t/m3。
进一步地,孔口注浆终压设计为10~15Mpa;注浆结束后,全长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工业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工业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3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