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推移式污泥连续好氧发酵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33370.3 | 申请日: | 201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0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虎;汪家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特治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B01D53/85;B01D53/62;B01D53/54;B01D53/46 |
| 代理公司: | 34101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卢敏 |
| 地址: | 23132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仓 腐熟污泥 发酵 废气净化装置 好氧发酵系统 出料装置 供气装置 进料装置 连续出料 连续进料 剩余污泥 推移装置 维护管理 物料搅拌 向前推移 运行稳定 生物质 推移式 出料 污泥 下料 循行 应用 污水处理 自动化 | ||
1.一种推移式污泥连续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发酵仓(1),所述发酵仓(1)的一侧为进料端、相对的另一侧为出料端;所述发酵仓整体向出料端倾斜;
在所述发酵仓(1)的进料端设置有进料口(1A),所述进料口(1A)与发酵仓配料平台(2)相连,在所述进料口(1A)处设置有混料进料一体机(3);
在所述发酵仓(1)内、沿所述发酵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中空转动轴(4),所述中空转动轴(4)通过驱动电机(11)驱动;沿所述中空转动轴(4)的轴向设置有中空叶片(5),所述中空转动轴(4)的中空结构与所述中空叶片(5)的中空结构连通;在所述中空叶片(5)的背面开设有释气孔(6);
设置供氧风机(9),所述供氧风机(9)通过供氧管路(10)连通至中空转动轴(4)的中空结构;
在所述发酵仓(1)上还设置有废气出口(7),所述废气出口(7)连接废气抽风机(8);
在发酵仓屋面(12)上方设置有网格状生物填料支撑层(13),在所述生物填料支撑层(13)上设置有生物填料层(15);所述发酵仓(1)的屋面与所述生物填料支撑层(13)之间形成布气狭缝(14);所述抽风机(8)的出气口引入至所述布气狭缝(14)中;在向出料端倾斜的发酵仓屋面(12)最低侧设置有凝结水收集槽(16);
在所述发酵仓(1)的出料侧设置有发酵仓出料口(17),在所述发酵仓出料口(17)外设置有腐熟污泥输出机(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移式污泥连续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发酵仓整体向出料端倾斜的角度为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移式污泥连续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发酵仓屋面(12)的外表面设置有环氧树脂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移式污泥连续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发酵仓(1)呈圆筒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移式污泥连续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中空叶片(5)为整体式的中空螺旋叶片;或所述中空叶片(5)为沿中空转动轴轴向呈螺旋状排列的多个单独的中空叶片,各中空叶片(5)朝向出料端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移式污泥连续好氧发酵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发酵仓配料平台(2)上设置有皮带秤(2A),所述皮带秤(2A)连接至混料进料一体机(3)。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系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污泥、生物质和腐熟污泥按照质量比2~10:2:1在进料地面平台(2)计量并输送到混料进料一体机(3)内混料均匀,所得混合物料输送到发酵仓(1)中;
(2)在驱动电机(11)的驱动下,发酵仓内的中空转动轴(4)转动,带动中空叶片(5)搅拌混合物料,同时将混合物料向出料端推移,混合物料在发酵仓内停留时间为3~6d;
(3)好氧发酵所需空气由供氧风机(9)及供氧管路(10)进入发酵仓(1)的中空转动轴(4),再进入中空叶片(5),并通过中空叶片(5)背面的释气孔(6)释放到物料中,为微生物好氧发酵供氧;
(4)发酵后的腐熟污泥从发酵仓出料口(17)连续出料,并用腐熟污泥输出机(18)输送;
(5)发酵仓的废气出口(7)连接废气抽风机(8)维持发酵仓内负压;废气抽风机(8)将发酵舱内废气输送到布气狭缝(14)中,气流透过生物填料支撑层(13),经生物填料层(15)净化后释放到大气中;气流中的水汽凝结后滴到发酵仓屋面,然后自流到凝结水收集槽(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腐熟污泥的一部分输送到进料地面平台(2)与污泥、生物质一起进入混料进料一体机,作为污泥好氧快速发酵嗜高温微生物菌源,剩余部分输送到腐熟污泥储库内自然通风堆存20-40d进一步稳定后销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凝结水收集槽(16)内的凝结水经过处理达标排放。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生物质为秸秆废弃物、庭院清扫垃圾和园林废弃物中的至少一种破碎获得的长度不大于10cm的物料,含水率不高于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特治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特治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33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