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循环利用零排放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3353.X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2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传荣;刘新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环嘉天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34160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曝气槽 固槽 进水管 零排放 清洗槽 吸附槽 絮凝槽 污水 水体 污水处理系统 活性炭块 净化效率 漂浮垃圾 曝气机构 循环利用 叶片转动 智能循环 沉淀槽 氧气量 有机物 装填 网筒 吸附 水泵 微生物 氧气 溶解 分解 | ||
1.一种智能循环利用零排放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槽(1)和排固槽(2),所述清洗槽(1)和排固槽(2)之间通过进水管(16)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6)的中部安装有水泵(15),所述排固槽(2)的一侧设置有絮凝槽(3),所述絮凝槽(3)的一侧设置有曝气槽(4),所述曝气槽(4)的一侧设置有吸附槽(5),所述吸附槽(5)的一侧设置有沉淀槽(6);
所述清洗槽(1)的两侧槽壁内侧面处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4),两个所述安装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3),所述支撑架(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3),两个所述安装板(14)之间安装有排固机构(8),所述絮凝槽(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推料机构(9),所述排固槽(2)和絮凝槽(3)之间通过格栅板(11)分隔,所述曝气槽(4)的内侧安装有曝气机构(12),所述吸附槽(5)的上表面处安装有吸附机构(7),所述沉淀槽(6)的内侧安装有若干个斜板(22),且若干个所述斜板(22)呈等间距并排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循环利用零排放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固机构(8)包括两个传料辊(82),两个所述传料辊(82)均安装于两个安装板(14)之间,两个所述传料辊(8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14)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传料辊(82)的外侧套设有传料带(81),所述传料带(81)的底部延伸至排固槽(2)的内侧,所述传料带(8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二固定条(83),若干个所述第二固定条(83)呈等间距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固定条(83)与传料辊(82)相平行,所述第二固定条(83)的表面垂直固定有若干个传料钩(84),且若干个所述传料钩(84)呈等间距并排分布;
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齿轮,所述传料辊(82)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安装板(14)并延伸至安装板(14)的另一侧,且所述传料辊(8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另一个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循环利用零排放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9)包括两个驱动气缸(91),两个所述驱动气缸(91)分别固定安装于絮凝槽(3)两侧槽壁的顶部,所述驱动气缸(91)的输出杆端部延伸至排固槽(2)的上方且水平固定有安装座(92),所述安装座(92)的下方设置有推板(93),所述安装座(92)上壁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座(92)上壁还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且两个所述安装孔对称分布于螺纹孔的两侧,所述推板(9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94),所述螺纹杆(94)与安装座(92)的上壁螺纹连接,且所述螺纹杆(94)的顶端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安装座(92)的上方且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95),所述安装座(92)的顶部对应安装孔所在位置处垂直固定有两个导向杆(96),所述导向杆(96)与安装孔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循环利用零排放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7)包括两个固定环(71),两个所述固定环(71)之间固定安装有网筒(74),所述网筒(74)的内侧安装有活性炭块,所述网筒(74)的轴心线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转杆(72),所述网筒(74)的两端设置有四个固定杆(73),所述固定杆(73)的一端与固定环(71)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73)的另一端与第一转杆(72)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固定杆(73)呈等弧度环形分布,所述网筒(74)的外周面上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一固定条(75),四个所述第一固定条(75)呈等弧度环形分布,所述第一固定条(75)上垂直固定有第一叶片(76);
所述吸附槽(5)的两侧槽壁的上表面处均固定安装有轴承座(24),所述第一转杆(72)安装于轴承座(24)内,所述沉淀槽(6)的一侧外壁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端与第一转杆(7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循环利用零排放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块的粒径大于网筒(74)表面的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环嘉天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环嘉天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33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细化工废水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