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广东紫珠多糖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932371.6 申请日: 2019-09-29
公开(公告)号: CN110551233B 公开(公告)日: 2021-06-25
发明(设计)人: 刘丽芳;胡成;李昊轩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药科大学
主分类号: C08B37/00 分类号: C08B37/00;A61K31/715;A61P7/04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地址: 21000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广东 紫珠 多糖 及其 提取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广东紫珠多糖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从广东紫珠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广东紫珠均一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1:19.14:1.02:3.28:24.16:4.68:1.62;相对分子质量为42.02KDa;多糖含量85%以上,酸性糖含量在10%以上;糖苷键型包括T‑α‑阿拉伯糖、→4‑β‑半乳糖‑(1→、→2,4‑α‑鼠李糖‑(1→、→4‑α‑半乳糖醛酸‑(1→和→4,6‑α‑葡萄糖‑(1→。本发明所得广东紫珠均一多糖CKP‑1在制备促凝血相关药物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植物多糖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具体为广东紫珠均一多糖CKP-1、提取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广东紫珠来源于马鞭草科植物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的干燥地上部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品种,具有收敛止血、散瘀、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露、外伤出血、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毒疮疡、水火烫伤等。广东紫珠在国内分布范围广,易于栽培,临床用于治疗宫颈炎、盆腔炎与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现被开发的中成药有抗宫炎片、宫复康胶囊和宫炎净片等。广东紫珠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前期主要集中在已经发现的小分子化学成分上,如以金石蚕苷、连翘酯苷B为代表的苯乙醇苷类成分,以槲皮素为代表的黄酮类成分等,但已有的研究成果尚未全面阐释广东紫珠多种活性作用的科学内涵。目前有学者开始关注广东紫珠中的大分子类物质,如多糖类成分,但是,也仅限于提取分离广东紫珠水溶性粗多糖,且提取分离得到的水溶性粗多糖的组成复杂,多糖含量较低,难以体现广东紫珠多糖的药理作用。

近年来,多种新的提取技术被应用于多糖的提取制备工艺研究中,有效地提高了其提取效率。已有研究表明超声波在多糖提取过程中利用其空化作用和机械效应破坏生物细胞壁,加速浸提物的溶出,能有效提高多糖的得率。

广东紫珠具有很好的止血促凝作用。已有文献报道,紫珠水煎液通过刺激外源性凝血系统以及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产生止血作用,能显著缩短大鼠APTT的作用,还能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以及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而产生止血、凝血作用,同时调高TXB2表达、降低6-keto-PGF1a,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应激性产生止血活性物质,在各种凝血酶的催化作用下,对血小板和毛细血管产生自我保护作用,如促使血小板聚集和收缩血管等。

促凝血药(coagulants)又称止血药,是指能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使出血停止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正常人由于有完整的血液凝固系统和抗凝及纤溶系统,所以血液在血管内既不凝固也不出血,始终自由流动完成其功能,但当机体出现凝血障碍时,凝血系统无法激活,止血环节异常,血浆中存在着的凝血因子无法发生了一系列的生化过程,最后无法形成纤维蛋白凝块,造成大量出血,形成出血性疾病。急性出血性疾病严重时,可并发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促凝血药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东紫珠多糖,是从广东紫珠中提取得到的均一多糖。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多糖的提取方法。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指出该多糖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可以制备成促凝血药物。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广东紫珠均一多糖CKP-1,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组成,摩尔比为1:19.14:1.02:3.28:24.16:4.68:1.62;相对分子质量为42.02KDa;糖苷键型包括T-α-阿拉伯糖、→4-β-半乳糖-(1→、→2,4-α-鼠李糖-(1→、→4-α-半乳糖醛酸-(1→和→4,6-α-葡萄糖-(1→;比旋光度为+16.3°。

所述的广东紫珠均一多糖CKP-1,85%≤多糖含量≤95%,10%≤酸性糖含量≤17%。

所述的广东紫珠均一多糖CKP-1元素组成比C/H/N/O为29.70%/4.19%/1.05%/65.0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2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