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2344.9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4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姜斌;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烯泰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二维碳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C01B32/184;C01B32/194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路锐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相变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基底浸渍氧化石墨烯溶液,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基底;(2)将浸渍氧化石墨烯的基底烧蚀掉,得到空心氧化石墨烯纤维;(3)将空心氧化石墨烯纤维放置在保护气氛下的高温炉中进行高温还原,得到空心石墨烯纤维;(4)将相变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再将空心石墨烯纤维放置入熔融态的相变材料中,使相变材料浸渍入空心石墨烯纤维中;(5)将浸渍完相变材料的石墨烯纤维取出后,在室温下熔融状态的相变材料在空心氧化石墨烯纤维的内部重新结晶,得到石墨烯相变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石墨烯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变材料是指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转变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这时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相变材料可分为有机和无机相变材料。亦可分为水合盐相变材料和蜡质相变材料。
我们最常见的相变材料非水莫属了,当温度低至0℃时,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结冰)。当温度高于0℃时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溶解)。在结冰过程中吸入并储存了大量的冷能量,而在溶解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能量。冰的数量(体积)越大,溶解过程需要的时间越长。这是相变材料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从该例子可看出,相变材料实际上可作为能量存储器。这种特性在节能,温度控制等领域有着极大的意义。因此,相变材料及其应用成为广泛的研究课题。
石墨烯是一种单分子层二维晶体,具有已知材料最高的强度,超常的比表面积以及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目前最理想的二维纳米材料。宏观组装的石墨烯膜充分发挥了石墨烯表面积大,强度高,导热性优异的特性。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应运而生,它既能有效克服单一的无机物或有机物相变储热材料存在的缺点,又可以改善相变材料的应用效果以及拓展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大幅提升相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底浸渍到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溶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1-50mg/mL,浸渍时间为10-120min,使氧化石墨烯贴附在基底的纤维表面,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的基底,将该基底捞出,烘干,得到浸渍氧化石墨烯的基底;
(2)将浸渍氧化石墨烯的基底进行烧蚀,所述烧蚀温度为300-500℃,环境为空气气氛下,烧蚀时间为30-60min,将基底烧蚀掉,得到空心氧化石墨烯纤维;
(3)将空心氧化石墨烯纤维进行高温还原,所述
(4)将相变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再将空心石墨烯纤维放置入熔融态的相变材料中,使相变材料浸渍入空心石墨烯纤维中;
(5)将浸渍完相变材料的石墨烯纤维取出后,在室温下熔融状态的相变材料在空心氧化石墨烯纤维的内部重新结晶,得到石墨烯相变复合材料。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1)中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DMF或NMP中制得氧化石墨烯溶液。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1)中的基底为无纺布。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无纺布的材质为涤纶、丙纶、锦纶、氨纶或腈纶。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1)中氧化石墨烯层的厚度为0.1-10μm。
以上述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1)中烘干温度为80℃,时间为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烯泰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二维碳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烯泰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州二维碳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2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