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无机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32138.8 | 申请日: | 201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6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贾鹏宇;洪应平;熊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F1/1523 | 分类号: | G02F1/1523;G02F1/1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胡若玲 |
| 地址: | 030051 山西省太原市尖***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固态 变色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全无机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设置的透明玻璃基板A和透明玻璃基板B,设置于透明玻璃基板A上靠近于中部的透明导电薄膜层I,设置于透明玻璃基板B上靠近于中部的透明导电薄膜层II,设置于透明导电薄膜层I内侧的电致变色层,设置于透明导电薄膜层II内侧的离子储存层,设置于电致变色层内侧的电子阻挡层I,设置于离子储存层内侧的电子阻挡层II;设置于电子阻挡层I和电子阻挡层II中间的离子传输层;所述电致变色层采用WO3掺杂TiO2薄膜,所述WO 3掺杂TiO2薄膜的厚度为400nm-500nm,WO3掺杂TiO2时采用磁控多靶共溅射的方法,溅射靶材采用直径为6cm,厚度为6mm的钨靶和钛靶,在氧氩流量比为1∶40时进行直流磁控溅射,靶基距为15-20cm,工作气压为2Pa至3Pa;所述离子传输层采用锂磷氧氮薄膜,离子电导率其数值常温能够达10-6S/cm,透光率达80%;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I位于透明玻璃基板A上,同时靠近中部一侧,其材料为掺铝氧化锌,透明导电薄膜层II位于透明玻璃基板B上,同时靠近中部一侧,其材料也为掺铝氧化锌,所述的透明导电薄膜层I和透明导电薄膜层II的厚度为200nm-300nm;所述电子阻挡层I和电子阻挡层II均为S3N4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无机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储存层采用V2O5离子储存层,其具有阴阳两种电致变色特性,晶体结构类似于WO3的开放式结构,具有较强的离子储存能力,同样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薄膜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无机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透明玻璃基板A上以ZnO:Al块体为溅射靶材溅射AZO薄膜,形成透明导电薄膜层I;
以透明导电薄膜层I为基底,以W靶和Ti靶为靶材,采用磁控多靶共溅射工艺制备WO3掺杂TiO2薄膜,形成电致变色层;
在电致变色层上溅射S3N4薄膜,形成电子阻挡层I;
在电子阻挡层I上以Li3PO4为靶材溅射制备锂磷氧氮(LiPON)薄膜,形成离子传输层;
在锂磷氧氮(LiPON)薄膜上溅射S3N4薄膜,形成电子阻挡层II;
在电子阻挡层II上以钒靶为靶材溅射V2O5薄膜,形成离子储存层;
在离子储存层上再次以ZnO:Al块体为溅射靶材溅射AZO薄膜,形成另一侧的透明导电薄膜层II;
通过层压多层薄膜的方法在高压釜中将已经制备的多薄膜层与另一个透明玻璃基板固化为一体化电致变色器件;
将透明导电薄膜层I和透明导电薄膜层II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对接,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21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