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1990.3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6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蓝重洲;刘德建;李华勇;杨群;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25 | 分类号: | G06V10/25;G06V10/28;A61B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井晓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曝光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投照剂量,获取第一图像,所述投照剂量小于正常剂量;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人体感兴趣区域;计算所述第一图像中人体感兴趣区域内的像素点的灰度中值;判断所述灰度中值是否达到预设的图像目标灰度值;若达到,则输出所述第一图像;若未达到,则根据预设的剂量步进值,获取第二图像;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图像灰度累加,得到第三图像;将所述第三图像作为新的第一图像,继续执行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人体感兴趣区域的步骤。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曝光时剂量不合适的问题,降低曝光环节对技师业务水平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X光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中主要存在两种曝光技术,一种为固定剂量法,依赖厂商、放射技师经验设定一定的投照剂量(即高压发生器的kV,mA,mAs),然而使用DR获取人体X光影像时,存在被投照人体胖瘦、部位等差异,固定参数往往无法达到最优的投照效果,存在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的情况,此外技师经验不足还会导致投照的良片率大幅下降。
因此,业内提出一种自动曝光控制(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AEC)技术以调整投照剂量。传统的AEC技术依赖电离室评估到达探测器特定区域(呈“品字”形,如投照胸部时使用上端2个“口字”区域)的X线剂量,通过电离室实时反馈信号给高压发生器,以调整输入的剂量(主要指高压中mAs的值)。通过该技术获取的图像在指定区域处基本可得到较为一致的灰度值,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固定剂量投照的缺陷。然而实际投照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所选“品字”区域无法覆盖人体区域(如四肢),因此在未指定区域灰度一致性无法保障,或所选区域覆盖了大量束光器、空气区区域,故拍片时依旧高度依赖技师对设备操作、病人摆位等。故该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固定剂量法的不足,然而依旧存在曝光剂量不足、过大的情况,此外也对技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曝光时剂量不合适的问题,降低曝光环节对技师业务水平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投照剂量,获取第一图像,所述投照剂量小于正常剂量;
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人体感兴趣区域;
计算所述第一图像中人体感兴趣区域内的像素点的灰度中值;
判断所述灰度中值是否达到预设的图像目标灰度值;
若达到,则输出所述第一图像;
若未达到,则根据预设的剂量步进值,获取第二图像;
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图像灰度累加,得到第三图像;
将所述第三图像作为新的第一图像,继续执行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人体感兴趣区域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获取人体感兴趣区域,并基于人体感兴趣区域进行分析,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非感兴趣区对曝光控制的干扰;通过获取人体感兴趣区域的灰度中值作为曝光灰度指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电离室的依赖。本发明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及电离室自动控制技术,解决曝光时存在剂量不合适的问题,以保证图像质量稳定可靠,同时可缓解曝光环节对技师业务水平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曝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19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