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被3D打印的玉石粉末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31770.0 | 申请日: | 201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郑辉;潘力;刘敬肖;刘思雨;宋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K3/34;B33Y70/10;A44C27/00 |
| 代理公司: | 21219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丽新 |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玉石粉末 光敏树脂 混合物 玉石 碎块 打印 废料粉碎 配比混合 应用提供 研磨 半透明 光泽度 玉石块 遮光率 比对 除杂 过筛 固化 饰品 制备 取出 透明度 透明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被3D打印的玉石粉末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将玉石废料粉碎成碎块,挑选其中透明或半透明的玉石碎块粉碎成玉石粉末,并对上述玉石粉末进行除杂,研磨、干燥、过筛、达到10微米以下,易于混合光敏树脂,取玉石粉末与光敏树脂四种配比混合,将10ml光敏树脂分别加入0.5g;0.8g;1g;1.3g的玉石粉末中混合,得到四种比例的玉石粉末混合物;取出固化后的混合物与玉石块进行比对,根据透明度、光泽度、流动性以及遮光率等要求,将合适的比例应用于3D打印。本发明对玉石饰品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空间,并使资源材质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饰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被3D打印的玉石粉末混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普遍对被切削、打磨掉的部分玉石余料置若罔闻。这些被剥离的剩余材料在切割、加工过程中成为被忽略和丢弃的对象。对于玉器加工来讲,这种现象是极其普遍的,并且对生态环境是有害的。但岫岩玉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产量呈逐年递减趋势,余料及废料的回收再利用是资源节约也是对产区环境的保护。
3D打印技术的加入,为传统减材制造方法提供了加工的新形式,以增材制造的技术手段,现有3D打印技术其耗材有金属,树脂、塑料、陶瓷等,还没有使用玉石粉末作为耗材,其难点是没有办法凝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被3D打印的玉石粉末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对玉石饰品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空间,并使资源材质得到充分利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玉石粉末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石废料碎成块状,挑选其中透明或半透明的玉石碎块;
(2)、将挑选出来的玉石碎块进行粉碎处理,粉碎成玉石粉末;
(3)、对步骤(2)中粉碎的玉石粉末中含铁杂质进行吸附,采用磁性物质对过滤后的玉石粉末进行除杂,
(4)、将除杂后的玉石粉末置入研磨机内进行加水研磨,研磨时间为3小时以上;
(5)、研磨后采用真空干燥箱对玉石粉末与水的混合液体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预设为90度,干燥时间为2小时以上,得到了除杂后干燥的玉石粉末;
(6)、对步骤(5)中干燥后产生轻微结块的玉石粉末再次研磨,研磨后过筛200目,筛选20分钟;
(7)、取玉石粉末与光敏树脂混合,混合比例为0.05g-0.13g/ml;
(8)、将步骤(7)中搅拌均匀的混合物进行紫外线照射,混合物固化后,取出固化后的混合物与玉石块进行比对,确定最终配比;
所述的步骤(2)中玉石粉碎为间歇性粉碎,粉碎20秒暂停2-3分钟。
一种3D打印材料,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石粉末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我们对玉石余料进行再加工就可以达到废物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这种增材制造的加工手段突破了传统的加工局限,在首饰的一些细节处理上相对于人工制造更有优势。就目前市场上所流行的打印手段来讲,将玉石粉末与光敏树脂相结合的SLA光固化3D打印制造技术是可行的,因为其加工过程中温度较低,所以不会使再加工过程中改变材质的固有属性,并且能保持玉石原有的颜色。利用光敏树脂这种可被打印的液体材料将玉石粉末进行包裹,实现到打印功能及效果。光敏树脂与玉石粉末的混合可使材料的光泽度、透明度等得到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混合后的材料可以减轻玉石材质本身重量,该材质制成首饰突破了玉饰体积上的重量约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属于饰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玉石粉碎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玉石废料碎成块状,挑选其中透明或半透明的玉石碎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1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