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库覆盖膜下污泥清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0937.1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0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元;杨锡刚;王文魁;马源;胡京招;王海荣;伍立说;兰剑;庄海飞;孙宇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13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覆盖 清除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泥库清淤的污泥库覆盖膜下污泥清除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不揭开污泥库表层覆盖薄膜的前提下,通过岸上牵引装置牵引智能一体化泥下清淤装置,兼有臭气回收系统和控制系统,实现膜下环保清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库覆盖膜下污泥清除系统,主要包括:泥下清淤装置、钢丝绳、岸上牵引装置、排泥管、臭气回收系统和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清淤全程,只需要在污泥库表层覆盖膜上开孔,不需要揭开整个覆膜,且配置有臭气回收系统和控制系统,极大程度的减少污泥中臭气的挥发扩散,减少作业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破坏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实现环保清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泥库清淤的污泥库覆盖膜下污泥清除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包括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泥库就是用于存储并处理污泥的库区。有的污泥库因污泥淤积严重,产生了大量的恶臭有害气体,为防止气体散发污染空气,污泥库的表层使用薄膜覆盖密封,污泥库也失去了正常的污泥处理功能,故急需对沉积的污泥进行清理。而沉积的淤泥浓度很高、粘性阻力很大,直接用吸管吸走淤泥难度大、易堵塞,清淤效率低。目前通常是利用大型清淤设备进行清除,而使用这些大型清淤设备需要先揭开污泥库表层的覆膜,造成有害恶臭气体释放,对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并且使用成本高、经济压力大,如何在不揭开覆膜的情况下进行清淤作业,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污泥库清淤的环保清淤系统,该系统可以在不揭开污泥库表层覆盖薄膜的前提下,通过岸上牵引装置牵引智能一体化泥下清淤装置,兼有臭气回收系统和控制系统,实现膜下环保清淤。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污泥库覆盖膜下污泥清除系统,主要包括:泥下清淤装置、钢丝绳、岸上牵引装置、排泥管、臭气回收系统和控制系统。
在污泥库的表层覆盖薄膜上设有覆膜开孔,四根钢丝绳从污泥库的四角分别穿过覆膜开孔连接至所述泥下清淤装置,每根钢丝绳均配套设有对应的岸上牵引装置,以便为每根钢丝绳提供独立的动力,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泥下清淤装置,另一端连接至相对应的岸上牵引装置。
所述泥下清淤装置平放于污泥库底部,通过所述岸上牵引装置收放钢丝绳来牵引所述泥下清淤装置在淤泥下自由移动;所述泥下清淤装置上布置有焊接吊耳,用于连接所述钢丝绳;所述排泥管设置在所述泥下清淤装置上,并且与设置在泥下清淤装置上的泥泵的排出口相通;所述泥下清淤装置上还设有绞刀,用于将淤泥切碎并搅动至所述泥泵的吸口处,以便经由所述排泥管输送至岸边。
所述臭气回收系统,用于回收清淤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并将臭气回收后经密闭管道输送至臭气处理车间进行集中处理,所述臭气回收系统布置在所述钢丝绳穿过的覆膜开孔附近。
所述控制系统采用远程集中控制,可以有效减少现场操作人员,降低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需要时,也可以切换成人工操作模式。具体的控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公开的成熟技术来实现,例如PLC控制系统技术。
本发明所提出的污泥库覆盖膜下污泥清除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出的污泥库覆盖膜下污泥清除系统,通过岸上牵引装置的牵引,配置智能一体化泥下清淤装置,来实现不揭开污泥覆盖膜的情况下清淤作业;进一步,通过臭气回收清淤过程中产生的臭气集中处理。整个清淤过程,并不需要揭开淤泥上层的覆盖膜,也不破坏污泥库底部的防渗膜,所以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淤泥臭气的散发,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实现环保清淤。整个控制过程均自动进行,也可切换至手动模式进行控制。控制系统采用远程集中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现场操作人员少,有效降低了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