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载投弃式单枚探头集成投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0889.6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1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高镇;于广强;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套筒 信号接触点 投放装置 紧固环 探头筒 探头 托架 屏幕显示功能 可充电电池 数据采集板 信号采集板 操作过程 防止脱落 海上测量 海洋剖面 前后移动 上下拉动 锁紧扳手 接触点 灵活的 触点 船载 投掷 海上 脱离 支撑 应用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海上测量探头手动投放装置,为进一步简化投弃式海洋剖面类设备的操作过程和仪器组成,充分发挥投弃式仪器快速灵活的特点,本发明,船载投弃式单枚探头集成投放装置,前端设计探头筒托架用于支撑投弃式探头套筒,在探头筒托架后部设计紧固环,用于钩住探头套筒尾部防止脱落,两侧设计有带屏幕显示功能的数据采集板和可充电电池,后部有一个可上下拉动的锁紧扳手,用于控制紧固环前后移动,可将投弃式探头套筒尾部的触点与信号接触点接触或脱离,信号接触点为信号采集板上的接触点。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海上投掷设备的设计制造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弃式海洋剖面测量探头手动投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集成数据采集板、显示屏、可充电电池、船体短路连接线和短路夹的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投弃式海洋剖面测量探头是指各种一次性使用的海洋剖面测量仪器,是通过投放投弃式探头,在其快速下降过程中感应和测量海水剖面数据的一次性使用的测量设备。可用于快速获取海水的温度、电导率等参数剖面。
发射投弃式仪器探头必须通过发射装置进行,现有船载发射装置分为集束投放装置和单枚投放装置两类。集束投放装置主要用于定点或定时的自动投放,单枚投放装置用于机动和临时投放。就单枚投放装置而言,仅实现探头体的固定、投放和数据传输功能,需要与数据采集板和电脑配合实现海洋环境剖面数据的采集、显示和存储。
传统的单枚投放装置仅负责投弃式探头的装填、固定和引线连接。数据采集功能由单独的数据采集盒实现,数据显示需要依靠台式机或便携式笔记本等终端。采用这种分散的方式,主要是由于投弃式技术发展之初,嵌入式技术尚未形成雏形,数据的采集和显示需要分别实现。现在,出于用户使用习惯的考虑,一直没有进行改变。
由于投弃式各单元之间处于分散布置的状态,设备在工作时至少需要两个人进行操作,其中一个人操作探头投放装置,另外一个人负责处理显示终端上返回的各类信息。另外,由于海上日照强烈,为防止显示终端和数据采集盒过热,显示终端和数据采集盒往往放置在室内进行使用。这就需要数据线具有足够的长度,保证在船舱外使用的投放装置与数据采集盒处于连接状态。目前,商用船载投弃式剖面测量系统的数据线往往在20米以上,不利于使用、维护和存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进一步简化投弃式海洋剖面类设备的操作过程和仪器组成,充分发挥投弃式仪器快速灵活的特点,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船载投弃式单枚探头集成投放装置,该装置将传统的数据采集、显示和数据存储等功能集成为一体,可由一名操作人员独立完成全部剖面测量工作。为此,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船载投弃式单枚探头集成投放装置,前端设计探头筒托架用于支撑投弃式探头套筒,在探头筒托架后部设计紧固环,用于钩住探头套筒尾部防止脱落,两侧设计有带屏幕显示功能的数据采集板和可充电电池,后部有一个可上下拉动的锁紧扳手,用于控制紧固环前后移动,可将投弃式探头套筒尾部的触点与信号接触点接触或脱离,信号接触点为信号采集板上的接触点,形成探头的传感器信号和数据采集板的连接与断开,下部设计了手持把手便于操作人员把持。根据某些投弃式测量探头的测量原理需要,手持把手的底部引出短路连接导线,短路连接导线一端与数据采集板连接,在另一端焊接短路夹,用于夹持船体上的金属部分。
本发明的特点及有益效果是:
船载投弃式单枚探头集成投放装置集成了数据采集板和显示屏,省去数据传输线,数据采集板安置在水密密封盒内进行保护;在本发射装置下部设置短路连接导线和短路夹,直接在投放位置附近进行海水短接;在本发射装置侧面安装可充电电池,避免了需要交流插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船载投弃式单枚探头集成投放装置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说明:
1.探头筒托架 2.紧固环
3.信号接触点 4.可充电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情测报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惯性测量的桥式吊车轨道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