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钻孔抽尘罩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0571.8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龚小兵;李德文;赵中太;鲁轲;胥奎;李定富;梁爱春;巫亮;刘奎;邹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15 | 分类号: | E21B21/015;E21B33/03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陈小东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钻孔 抽尘罩 | ||
本发明涉及密封结构或煤矿开采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密封结构和非接触式钻孔抽尘罩,非接触式密封结构包括筒体,筒体的侧壁内设有空腔,侧壁的外侧面设置有连通外界和空腔的孔,侧壁内设置有环形的流道,流道连通筒体的内腔和空腔,流道截面沿筒体的周向延伸从而形成环形的流道,流道的出口朝向筒体的一端,使得由空腔通过流道流向内腔的流体在流出流道时的流向是朝向筒体一端,从而能够实现非接触式密封,结构简单且性能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结构或煤矿开采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钻孔抽尘罩。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煤矿开始时,采用钻机6驱动钻杆5钻进,钻杆5依次穿过控尘罩4和埋入岩石的预埋抽放管3接触岩石1从而实现钻进。在钻进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粉尘,由此采用抽尘罩4连接预埋抽放管3以抽取钻杆3钻进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钻杆虽然穿过抽尘罩,但是在图1中的抽尘罩4的右端,由于钻杆钻进过程中或沿钻杆轴线相对抽尘罩4运动,并且还会相对抽尘罩4以钻杆轴线为旋转中心转动,因此,在图1中的抽尘罩4的右端,钻杆和抽尘罩是间隙配合,部分粉尘会从该间隙漏出,污染煤矿巷道,增加煤矿巷道的控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目前煤矿钻机抽尘罩和钻杆的配合间隙容易溢出粉尘和影响抽尘能效的问题,提供一种非接触式钻孔抽尘罩。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接触式钻孔抽尘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设置有上述非接触式密封结构,流道的出口朝向伸缩罩体的内部,所述非接触式密封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内设有空腔,所述侧壁的外侧面设置有连通外界和所述空腔的孔,所述侧壁内设置有环形的流道,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筒体的内腔和空腔,所述流道截面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延伸从而形成环形的流道,所述流道的出口朝向所述筒体的一端且朝向伸缩罩体的内部,所述筒体内侧面设置有Y型密封圈,所述Y型密封圈的开口朝向所述罩体的内部,使得由所述空腔通过所述流道流向所述内腔的流体在流出所述流道时的流向是朝向所述筒体一端,所述Y型密封圈比所述流道更靠近所述伸缩罩体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流道为直线型流道。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包括对接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对接面的部分均是斜面,使得所述第一段的斜面和所述第二段的斜面间隔设置形成所述流道,所述第二段为截面呈U形的圆筒,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对接配合后所述第二段的环槽形成所述空腔,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对接端部均设置有沿直径方向向外延伸的延边,所述第一段的延边和所述第二段的延边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包括对接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为截面呈U形的圆筒,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对接配合后所述第二段的环槽形成所述空腔,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对接端部均设置有沿直径方向向外延伸的延边,所述第一段的延边和所述第二段的延边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对接端部的内边沿为圆角设置,所述第二段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段间隔设置从而形成所述流道,所述圆角与所述第二段的内侧壁形成所述流道的出口。
作为优选,还包括供气部件,所述供气部件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流道朝向罩体内部布置,使得通气后气体由空腔通过流道流向内腔,并且,流动方向是倾斜的且而朝向罩体内部流动,使得来自罩体内的粉尘在流体的作用下不会通过钻杆和筒体之间的间隙溢出,具体的,如有粉尘靠近流道的出口,粉尘在流体的作用下会远离流道的出口进而进入罩体的内腔,从而能够降低粉尘溢出概率,在运行钻杆轴向钻进且周向旋转的过程中实现间隙密封,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风动钻进原理图;
图2为本申请抽尘罩的工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找正与复位装置及液压钳体
- 下一篇:一种钻井液循环罐自动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