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爆炸实验罐快开式封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0561.4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凯;李晗;姚熊亮;王治;周鹏;栾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54 | 分类号: | G01N25/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冲击性 压力容器 竖直 高温高压气体 冲击载荷 加强密封 间隙配合 紧密配合 力学性能 密封效果 实际工程 真空容器 整体受力 支承结构 侧向力 齿啮式 快开门 快开式 密封性 耐用性 实验罐 液压缸 爆炸 封头 滚轮 滑道 卡箍 啮齿 受力 保证 分解 转化 应用 改进 | ||
本发明针对传统齿啮式快开门的零件密封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爆炸实验罐快开式封头。本发明改善了整体受力情况,由滑道和滚轮承受竖直方向的力并保证旋转精度,液压缸不承受除自身重力之外的侧向力,并且带有倾斜角的啮齿会将横向旋合力分解到竖直方向,通过斜面将间隙配合转化为紧密配合,加强密封效果,同时可承受爆炸等冲击载荷。本发明对支承结构和齿啮形状进行改进,保证卡箍旋转时具有良好的运动精度和力学性能,获得更好的受力情况和密封效果,并改善压力容器的稳定性与抗冲击性,具有实际工程意义。此外本发明还可以用于高温高压气体容器,真空容器,提高压力容器的可靠性耐用性和抗冲击性,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力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爆炸实验罐快开式封头。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是一种能够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压力容器的用途极为广泛,它在工业和民用等许多部门以及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以在化学工业与石油化学工业中用最多,仅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应用的压力容器就占全部压力容器总数的50%左右。压力容器在化工与石油化工领城,主要用于传热、传质、反应等工艺过程,以及贮存、运输有压力的气体或液化气体;在其他工业与民用领域亦有广泛的应用,如空气压缩机。各类专用压缩机及制冷压缩机的辅机(冷却器、缓冲器、油水分离器、贮气罐、蒸发器、液体冷陈剂贮罐等)均属压力容器。
对于大型压力容器,人工开启无法实现,螺栓连接操作过于繁琐,需要液压动力的快开门结构,传统快开门即为齿啮式,常规齿啮式快开门用于一般压力容器。在进行爆炸等实验时,压力突然增高,常规快开门卡箍与封头之间是间隙配合且没有轴向压紧力,由于压力容器内径远大于液压缸内径,液压缸的力量不能起到密封作用,且卡箍和封头尺寸较大时其重量会由啮齿承受,同时液压缸也承受较大的侧向力,由于各部分均为间隙配合,卡箍旋转精度无法保证,易出现偏差,在突变载荷下,间隙配合会导致强烈的振动冲击,影响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针对传统齿啮式快开门的零件密封性差的问题,由滑道和滚轮承受竖直方向的力并保证旋转精度,通过带有倾斜角的啮齿会将横向旋合力分解到竖直方向,通过斜面将间隙配合转化为紧密配合,加强密封效果,同时可承受爆炸等冲击载荷的一种爆炸实验罐快开式封头。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上部盖体、卡箍和下部封体,所述的封体上安装有开盖液压缸支架,在液压缸支架上安装有开盖液压缸;所述的开盖液压缸通过连杆与盖体连接;所述的封体开口边缘处设有封体齿槽,在封体齿槽下方的封体上设有环形滑道;所述的卡箍安装于封体下方的环形滑道中,卡箍下方安装有滚轮;所述的盖体开口边缘处设有盖体齿槽;所述的卡箍内侧上方设有与盖体齿槽啮合的啮齿,卡箍内侧下方设有与封体齿槽啮合的啮齿,卡箍外侧安装有卡箍支座;所述的封体上安装有旋转液压缸支架,在旋转液压缸支架上安装有旋转液压缸;所述的旋转液压缸与卡箍支座连接。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所述的卡箍内侧的啮齿为带有倾斜角的斜面齿形。
所述的卡箍外侧安装有两个卡箍支座,相互成180度分布在卡箍两侧;所述的旋转液压缸支架和旋转液压缸均有两个,两个旋转液压缸分别与对应的卡箍支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改善了整体受力情况,由滑道和滚轮承受竖直方向的力并保证旋转精度,液压缸不承受除自身重力之外的侧向力,并且带有倾斜角的啮齿会将横向旋合力分解到竖直方向,通过斜面将间隙配合转化为紧密配合,加强密封效果,同时可承受爆炸等冲击载荷。本发明对支承结构和齿啮形状进行改进,保证卡箍旋转时具有良好的运动精度和力学性能,获得更好的受力情况和密封效果,并改善压力容器的稳定性与抗冲击性,具有实际工程意义。此外本发明还可以用于高温高压气体容器,真空容器,提高压力容器的可靠性耐用性和抗冲击性,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5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材料比热容的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粉尘爆炸参数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