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匹配金融产品的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9708.8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8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达;仇梦迪;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30/06 |
代理公司: | 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晗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集合 金融产品 目标客户 匹配 申请条件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电子设备 个人信息 获取目标 税务信息 资产信息 计算机系统 客户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由电子设备执行的匹配金融产品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客户的信息集合,所述信息集合包括第一部分信息和第二部分信息,所述第一部分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和资产信息,所述第二部分信息包括税务信息和/或征信信息;基于所述信息集合确定所述目标客户是否符合预定申请条件;以及在所述目标客户符合预定申请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信息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客户相匹配的目标金融产品。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匹配金融产品的装置、一种计算机系统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匹配金融产品的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和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金融机构推出了多种金融产品,例如贷款产品,贷款产品可以用以解决大型企业、小微企业、企业主及个体工商户等客群的融资问题,传统贷款业务通过线下申请、提交资料、线下签订、人工审批等方式无法满足客户的短时快速的融资需求,所以贷款产品正在向线上化、自动化、批量化方向发展,各金融机构研发了多种线上金融产品,将金融产品部署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门户网站等互联网渠道,通过自助申请、自助提款、自助还款等功能,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引导客户在网上自助办理,提升融资效率,解放人力资源。
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贷款产品众多,而贷款产品多采用所有产品罗列+简单描述的方式展现给客户,由于各产品贷款金额、利率、担保方式等存在不同的制度要求及控制规则,客户在实际办理过程中如不仔细咨询相关人员并选择对应产品,将无法得到合理的贷款服务,导致产品推广及办理过程中,客户体验不佳,人力资源释放程度有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由电子设备执行的匹配金融产品的方法、一种匹配金融产品的装置、一种计算机系统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电子设备执行的匹配金融产品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客户的信息集合,所述信息集合包括第一部分信息和第二部分信息,所述第一部分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和资产信息,所述第二部分信息包括税务信息和/或征信信息;基于所述信息集合确定所述目标客户是否符合预定申请条件;以及在所述目标客户符合预定申请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信息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客户相匹配的目标金融产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获取目标客户的信息集合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从金融机构的数据源获取与所述目标客户相关的第一部分信息;在所述金融机构的数据源中未记录与所述目标客户相关的第一部分信息的情况下,提示所述目标客户输入所述第一部分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源获取与所述目标客户相关的第二部分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客户的客户编号;基于所述客户编号确定所述目标客户是否属于黑名单客户或者白名单客户;在所述目标客户属于黑名单客户的情况下,禁止所述目标客户申请所述金融产品;以及在所述目标客户属于白名单客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信息集合中的至少部分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客户相匹配的金融产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目标客户不属于黑名单客户和白名单客户的情况下,确定是否存在关于所述目标客户的处于进行状态的申请;若存在关于所述目标客户的处于进行状态的申请,确定所述处于进行状态的申请是否符合重新审核条件;在所述处于进行状态的申请符合重新审核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信息集合中的至少部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客户是否符合金融产品申请条件;以及在所述处于进行状态的申请不符合重新审核条件的情况下,提示用户继续处理所述处于进行状态的申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部分信息还包括信用等级信息,所述第二部分信息还包括工商注册信息;所述基于所述信息集合确定所述目标客户是否符合预定申请条件包括:基于所述个人信息、所述工商注册信息和所述信用等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客户是否符合预定申请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9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