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盐化学合成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7347.3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9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宋秋实;谢志刚;谢宏伟;宁志强;尹华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马海芳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化 合成 碳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熔盐化学合成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碳材料化学合成领域。该熔盐化学合成碳粉体的制备方法,按配比,称量干燥CaC2粉末、干燥CaCO3粉体、脱水后的熔盐原料,置于坩埚中,在放入密闭反应器中,通入惰性气体保护;将密闭反应器升温至反应温度,保温5min~10h进行碳化反应,得到碳产物;将碳产物进行超声清洗,固液分离,去除熔盐,干燥,得到碳粉体。将此碳粉材料用于作为锂离子电极负极碳材料,具有提高电池容量和循环性能的优点。该方法的产物除了碳外,只有氧化钙生成,不产生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工艺绿色环保,简单易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材料化学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熔盐化学合成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碳材料有石墨、无定形碳、金刚石、纳米碳管、石墨烯等多种形式,制备相应的碳材料也需要使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如天然石墨高温烧结、有机碳高温裂解、气相沉积、外延生长、电解等。以上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需要克服。例如,天然石墨高温烧结和有机碳高温裂解一般都需要1800℃以上的高温,对加热设备要求较高,且能耗也很高;气相沉积、外延生长需要精密、昂贵的设备以及复杂的操作;电解法效率较低,副反应也较多。因此,开发一种简单、易行、且低成本的碳材料制备方法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碳化钙被广泛应用于PVC、醋酸乙烯、橡胶、乙炔等化工领域。碳化钙是天然电石的主要成分。另外,工业碳化钙主要通过焦炭和氧化钙高温反应生成。碳酸钙也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经常用于涂料、橡胶、塑料和造纸等许多行业。碳酸钙可以由天然石灰石经过机械研磨、破碎等工序获得(重质碳酸钙);也可通过煅烧、分离、沉淀等化学方法制备(轻质碳酸钙、活性碳酸钙和纳米碳酸钙)。
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在便携式机械、电子、汽车、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目前为止被应用最广泛的几种二次电池之一。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离子的嵌入和脱嵌反应。常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碳基、硅基、锡基、钛基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硫化物等。其中以石墨为代表的碳基负极材料是典型的嵌入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嵌锂电位低、价格低廉等特点,是被应用最早和最广泛的商业化负极材料。虽然,石墨的理论比容量是372mAh·g-1,虽然低于硅等其它一些负极材料(硅为4200mAh·g-1),但也具有体积膨胀小、稳定性好等优势。目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碳负极的主要包括石墨类(包括改性石墨、人工石墨等)、无定型碳类(包括软碳、硬碳等)、和纳米碳类(包括纳米碳管、石墨烯、C60等)。然而,制备这些碳材料普遍需要复杂的合成工艺,需要高温、高真空等苛刻条件。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盐化学合成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熔盐化学合成碳粉体是一种多形貌、多结构复合的碳粉体。本发明以碳化钙和碳酸钙为原料,以熔融态Ca基卤化物熔盐作为反应介质,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进行碳化反应,制备碳粉体材料。将反应后的产物及熔盐混合物从熔体中移出后冷却,并经过超声水洗、干燥,得到碳粉材料。将此碳粉材料用于作为锂离子电极负极碳材料,具有提高电池容量和循环性能的优点。该方法的产物除了碳外,只有氧化钙生成,不产生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工艺绿色环保,简单易行。
本发明的一种熔盐化学合成碳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熔盐脱水处理
将熔盐的原料,真空干燥,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脱水后的熔盐原料;所述的熔盐为钙基卤化物熔盐,当熔盐为混合物时,其混合比例为混合的物质形成共晶盐的混合比例;
步骤2:碳化钙、碳酸钙的准备
(1)称取CaC2,在惰性气氛下破碎,干燥,得到粒径为1μm-5mm的干燥CaC2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7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