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约高效生物质能源密集烤房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6807.0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3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高坤;张宏;孙建锋;徐鸿飞;王鹏;蔡建峰;张荣辉;蔡小尧;杨闽;杨健;杨世兵;邹聪明;陈颐;胡彬彬;吴会平;杨世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韩洛成 |
地址: | 65002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约 高效 生物质能 密集 供热 装置 | ||
1.一种集约高效生物质能源密集烤房供热装置,包括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包括炉壁(1)、炉顶(2),炉壁(1)的内部为“U”形结构的炉膛,在炉膛的任一侧壁上开设高温烟气导口,高温烟气导口的外侧设置高温烟气导管;所述燃烧炉顶部通过支架(16)设置有连通炉膛的换热器,换热器的底部通过高温烟气导管连通炉膛;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火箱(9)、换热管(10),所述换热火箱(9)、换热管(10)设置于支架(16)上,在两个换热火箱(9)之间设置有由数根换热管(10)组合成的管阵,且管阵上的各换热管(10)均与换热火箱(9)连通,在任一所述换热火箱(9)的外侧壁上设置与之连通的排烟管(11),另一换热火箱(9)的底部连接高温烟气导管,所述燃烧炉、高温烟气导管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换热片(6);所述高温烟气导管由沉降箱(12)、导热管(13)组合呈一体成型的“L”形结构,所述沉降箱(12)一侧设置炉膛侧壁的高温烟气导口上,且连通高温烟气导口,在沉降箱(12)正面或底面设置有清灰门(15),所述导热管(13)设置在沉降箱(12)的顶部,所述沉降箱(12)、导热管(13)的外壁上设有换热片(6);所述沉降箱(12)连接高温烟气导口的一侧上设置有挡火板(14),挡火板(14)设置沉降箱(12)的底板上,且挡火板(14)的高度不小于沉降箱(12)高度的二分之一,不大于沉降箱(12)高度的五分之四,使挡火板(14)与沉降箱(12)的顶部之间形成导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高效生物质能源密集烤房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炉膛的开口端连接炉门(3),在炉膛正下方设置连通炉壁(1)外侧的灰仓(4),灰仓(4)的开口方向与炉膛的开口方向一致,在灰仓(4)上设置有与之适配的灰仓门,在炉膛的前部设置有与之连通的送风机构,所述炉顶(2)密封罩设于炉壁(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高效生物质能源密集烤房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顶(2)的顶部的换热片(6)呈顶心向外均匀辐射的结构设置,所述换热片(6)包括长热片(7)和短热片(8),长热片(7)和短热片(8)相间设置,且短热片(8)设置于炉顶(2)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高效生物质能源密集烤房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0)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呈圆环状轴向均设于换热管(10)上,或所述散热翅片呈长条状轴向圆周均设于换热管(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集约高效生物质能源密集烤房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6)的厚度不小于0.3cm,高度不小于4cm,且换热片(6)与炉壁(1)、炉顶(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约高效生物质能源密集烤房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仓门上设置有防爆孔(5),且防爆孔(5)至少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高效生物质能源密集烤房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换热火箱(9)与换热管(10)不连接的各内侧壁上设有扰流翅片,相邻两侧壁上的扰流翅片之间交错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68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