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菀样品的质量评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26076.X | 申请日: | 201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8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杜俊潮;张云天;浦香兰;顾超;范恺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2144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菀 样品 质量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菀样品的质量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供试品制备、参照物或对照品的制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和分析步骤,本发明采用一测多评分析和特征图谱结合分析,兼顾定量和整体定性分析,具有准确、快速、高效、普适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紫菀配方颗粒及其上游原料的质量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紫菀样品的质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干燥根和根茎,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润肺下气、止咳祛痰之功效,主治支气管、咳嗽、肺结核和咯血等症,民间一般用作治疗毒蛇咬伤和呼吸系统感染等。紫菀属所含化学成分较丰富,如萜类及其苷、黄酮、酚酸类、苔类以及多糖类成分。紫菀中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组胺活性物质主要为酚酸类成分,祛痰的活性成分包括紫菀酮和酚酸类成分。
据公开的专利可知,目前对于紫菀的研究包括紫菀及其相关成分、产品制备工艺,如CN108338248A;紫菀中紫菀酮、紫菀素、紫菀总黄酮、紫菀苷C的提取和制备方法,如CN102219823A、CN102702328A、CN103340915A、CN103073602A等;还包括关于具有治疗便秘或止痛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紫菀或其提取物、组合物和相关产品发明,如 CN101146458A、CN101678061A。
由于受地理因素和生长环境的影响,不同产区紫菀的化学成分不尽相同。对于紫菀质量标准研究,主要集中于黄酮类成分、三萜皂苷类成分及少量酚酸类测定,测定多以槲皮素、紫菀酮、阿魏酸为主要指标性成分,单一定量指标研究较多,四成分以上指标同时测定的文献较少。比如:曲艳丽等建立山紫菀药材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 对药材样品进行定性鉴别,测定药材样品水分、灰分、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作为评价体系(曲艳丽等.山紫菀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J].中国药房,2018(8):1057-1060)。李兰茹等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在510nm处测定藏紫菀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藏紫菀提取物中槲皮素、木犀草素的含量(李兰茹,马慧萍.藏紫菀总黄酮及其两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J].中医药导报,2016(23):64-67)。分析亳州道地药材紫菀花中槲皮素含量,任莉测定了亳州道地药材紫菀花中槲皮素含量(任莉.HPLC法测定亳州道地药材紫菀花中槲皮素含量研究[J].四川中医,2016(5):124-126)。黄珊珊等以紫菀酮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高氯酸为显色系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50nm波长处测定紫菀药材中有效成分总三萜的含量(黄珊珊等.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菀中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406-1407)。由此可见,目前的紫菀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中,定量指标成分选择单一、专属性较差,而紫菀化学成分复杂,采用单一含量指标控制药材质量,整体质量控制比较薄弱,难以全面反映中药的内在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6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