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细孔内壁缺陷自动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5212.3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7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吉逸喆;王航;赵新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90 | 分类号: | G01N21/90;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装置 转台 环形光源 升降台 采集 数字图像处理 信息传输部件 光信息传输 采集图像 初始方向 技术实现 内壁缺陷 全景图像 缺陷位置 图像标定 位置检测 有效区域 自动检测 夹持件 控制光 连接件 微细孔 遮光筒 测孔 内壁 托板 升降 相机 镜头 统一 | ||
1.一种微细孔内壁缺陷自动检测方法,所采用的检测装置分为两个部分,固定部分和旋转部分,固定部分包括相机和镜头、环形光源、连接件、遮光筒和转台固定部分;旋转部分包括光信息传输部件、夹持件、托板和转台旋转部分,其中,
相机和镜头以及环形光源通过连接件与转台固定部分固定连接;遮光筒固定在镜头的外周,且遮光筒不与光信息传输部件接触,用以防止杂散光进入镜头;
光信息传输部件包括遮光罩、磨砂面、锥形进光面5、导光柱、平面透镜、底端45°反射镜,其中,遮光罩位于上端,其中间开设有透光孔,磨砂面为倒锥形,设置在遮光罩的下部,遮光罩和磨砂面共同防止环境光从上端进入光信息传输部件;在磨砂面的下部设置有锥形进光面,环形光源产生的光经过锥形进光面,沿导光柱照亮被测孔内壁,被测孔内壁局部图像经过平面透镜和底端45°反射镜被反射至上端,经过透光孔,进入镜头,在相机成像;
托板和夹持件与转台旋转部分固定连接,光信息传输部件被夹持件和托板紧固在转台旋转上,在托板上开设有允许导光柱穿过的孔洞。
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所采用的检测装置被固定于升降台上,打开环形光源,控制光信息传输部件进入被测孔,采集一张内壁图像标定初始方向,作为统一所采集图像的方向的基准,方便后期判断缺陷位置;
(2)利用升降台和检测装置的转台完成孔内全景图像的采集;
(3)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技术实现有效区域提取,缺陷大小和位置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方法如下:
a)对获取的原始图像进行RGB图像到灰度图像的变换,采用圆均值滤波器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直方图均衡化的方法增强图像对比度;
b)对经过预处理的图像进行Gaussian滤波,利用标准Canny算法检测有效区域边缘,提取ROI区域,并根据初始方向旋转ROI区域至方向一致;
c)利用Wiener滤波器对图像的ROI区域进行处理,利用Suzuki算法提取缺陷区域,计算包含的像素个数,获得缺陷大小;
d)根据获取图像的顺序,将图像编号,与被测孔内壁位置一一对应;结合缺陷中心在图像上的坐标,获取缺陷在被测孔内壁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52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设备安装位置精度校准的装置
- 下一篇:微细孔内壁缺陷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