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信号的发送方法、波束信息的上报方法、设备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4981.1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4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孙韶辉;王加庆;高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52/02;H04W76/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信号 发送 方法 波束 信息 上报 设备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信号的发送方法、波束信息的上报方法、设备及终端。节能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在不连续接收周期的非激活期内,接收终端上报的发送波束信息;在发送波束对应的资源上,利用所述发送波束发送节能信号。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在不连续接收周期的非激活期内发送节能信号,并降低终端的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信号的发送方法、波束信息的上报方法、设备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LTE V2X技术中,5G NR系统中,目前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或者终端)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RRC_IDLE(无线链路控制_空闲态)、RRC_Inactive(无线链路控制_非激活态)和RRC_Connected(无线链路控制_连接态),空闲态和非激活态的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或者终端)需要监控寻呼信号,当UE接收到寻呼信号时,则表示网络侧有数据发送,UE需要进入到RRC_Connected状态去接收下行数据。而在RRC_Connected状态UE需要持续的监听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以获知下行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发送信息。
而基于包的数据流通常是突发性的,在一段时间内有数据传输,但在接下来的一段较长时间内没有数据传输,持续的监听PDCCH必然导致UE的快速耗电。故在没有数据传输的时候,可以通过停止接收PDCCH(此时会停止PDCCH盲检)来降低功耗。因此3GPP的设计是通过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机制达到省电目的,如图1所示。在DRX周期内,UE只在On duration(激活期)周期内监测PDCCH,在“Opportunity for DRX”即DRXoff(非激活期)时间内,UE不接收PDCCH以减少功耗,即进入睡眠模式。
为了快速的对基站的调度作出响应,减少UE的延时,DRX中的非激活期,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很难做到可以设置较长的时间,这样以来对UE来说频繁的DRX on/off周期,使得省电效果大打折扣。
在窄带物联网NB-IoT功耗研究中考虑增加发送一种唤醒信号WUS(Wake Upsignal)触发寻呼信号检测,如图2所示。图2中虚竖线表示寻呼信号传输机会(pagingopportunity),在没有唤醒信号WUS时,处于RRC_IDLE的UE需要周期醒来在各个PO位置上接收可能的寻呼信号,UE在每一次检测可能寻呼信号之前需要盲检寻呼信号的PDCCH,如果见到寻呼信号的PDCCH,则继续解码寻呼信号,否则不再解码。另一种方法是在寻呼信号之前发送唤醒信号WUS,如果检测到WUS,就开始盲检寻呼的PDCCH,如果没检测到WUS就放弃PO内的寻呼信号的检测。由于WUS可以设计为一个序列,其检测复杂度远远低于盲检PDCCH的复杂度,所以采用WUS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接收功耗。
NR系统存在RRC_IDLE/RRC_Inactive/RRC_Active三种状态,自然可以借鉴NB-IoT思想,基站在Opportunity for DRX周期内发送节能信号(power saving signal),UE如果在DRX ON之前检测到节能信号,则会在后续的DRX ON周期内的进行PDCCH监测,否则继续睡觉,不在DRX ON周期内检测PDCCH。
目前NR节能主要讨论了两种节能信号/信道,方案一:节能信号基于序列设计,例如可以是NR现有的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者新设计的基于序列的节能信号;方案二:节能信号基于PDCCH设计,该方案需要UE唤醒射频与基带解调与解码模块,与基于序列的节能信号相比,功耗较高,检测性能差,但是基于PDCCH的节能信号的DCI(下行控制信息),可以有较大的容量,可以传输大量信息比特,用于支持DRX ON内节能与频谱效率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4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