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24368.X | 申请日: | 201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1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祁晓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民新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6;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32360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窦贤宇 |
| 地址: | 21113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平台 导线连接 公共电网 用电器 继电器 蓄电池 霍尔传感器 微电网系统 逆变器 变压器 电力传输线缆 分配 监管 保证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包括公共电网、移动平台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二逆变器,所述第二逆变器通过导线连接有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公共电网连接,所述公共电网通过导线连接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继电器,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有若干个用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通过电力传输线缆与每个用电器连接。本发明为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无需人为监管,能够合理管理和分配电力,保证移动平台的相关用电器能够正常运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系统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
背景技术
微电网也译为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
在正常工作模式下,微电网与公共电网系统并联运行,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使得微电网相当于配电网的一个恒定负荷;目前微电网系统的管理大多依赖人工监控操作,无法合理管理和分配微电网系统,导致管理的微电网系统运行不稳定,所以这里设计了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平台用微电网系统,包括公共电网、移动平台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二逆变器,所述第二逆变器通过导线与公共电网连接,所述公共电网通过导线连接有霍尔传感器,所述公共电网通过导线连接有变压器,所述移动平台包括有若干个用电器,所述变压器通过电力传输线缆与每个用电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力传输线缆设有两种,且分别为FD-YJV-4*(1*185)+1*95 0.6/1KV和FD-YJV-4*(1*25)+1*16 0.6/1KV。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通过整流模块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且太阳能电池板设有若干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继电器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逆变器,所述第一逆变器通过导线与变压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霍尔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数模转换器,所述数模转换器通过导线连接有发送天线,所述发送天线通过通信模块连接有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通过导线连接有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通过导线连接有解码器,所述解码器通过导线与第二继电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为4G、5G和WiFi中的任意一种均可。
优选的,其具体使用方法为:
S1、首先,通过若干块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内,通过第二逆变器把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另外通过导线与公共电网,正常状况下,当太阳能电池板将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且蓄电池饱和后,会为公共电网供电,实现并网,公共电网通过变压器将高压变低压,为移动平台的用电器供电使用;
S2、然后,利用霍尔传感器来检测公共电网供电过程中,是否有电流流经,霍尔传感器将感应检测信号通过编码器编码,然后数模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发送天线将数模信号远程发送至接收天线,接收天线将接收到的数模信号传输至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值信号,再通过解码器将数值信号解码,所以当霍尔传感器未检测到有电流经过,那么第二逆变器则断开与公共电网的连接通路,然后利用第二继电器连接第一逆变器,然后第一逆变器通过导线与变压器连接,改变供电电路,以确保用电器能够正常供电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民新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民新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4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