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陀螺仪自动导航系统的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21158.5 | 申请日: | 2019-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1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兴;高尚;焦西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15/10;F03D7/04;G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贾巍超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陀螺仪 自动 导航系统 发电 装置 | ||
1.一种基于陀螺仪自动导航系统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设置在底座(100)上的机架(101)、竖直且旋转设置在底座(100)且上穿过机架(101)的外壳体(103)、设置在外壳体(103)上的发电风机(102)、同轴设置在外壳体(103)上的变向从动齿轮组(104)、设置在底座(100)上且与变向从动齿轮组(104)啮合的变向驱动齿轮组(105)、设置在底座(100)上且与用于与变向从动齿轮组(104)啮合的锁位装置(106)、以及设置在机架(101)上且用于支撑外壳体(103)的支撑装置(114);
还包括电控装置;
电控装置包括安装在外壳体(103)上端或外壳体(103)的检测杆上的陀螺仪、与陀螺仪电连接的串口控制装置、导航计算机、中控机、以及控制器;
陀螺仪,当风吹外壳体(103)或检测杆时,风吹外壳体(103)或检测杆产生侧倾变形,陀螺仪采集其侧倾变形参数变为电流信号;
串口控制装置,接收陀螺仪输出的电流信号转为频率信号,计算出电流值后输出信号;
导航计算机,接收串口控制装置输出信号,并将控制信号输出;
中控机,作为发电装置的主计算机,接收导航计算机的信息,并生产日志反馈给工作人员,中控机向导航计算机发送心跳信号,通过心跳信号检测导航计算机运行状态,当导航计算机为反馈心跳信号,中控机启动备用计算机并替代导航计算机;
控制器,接收中控机或导航计算机的控制信号,控制对应执行机构动作;
串口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接收陀螺仪电流信号的电流/频率转换电路(1)与输入端与电流/频率转换电路(1)电连接且输出端与导航计算机电连接的频率串口输出电路(2);
电流/频率转换电路(1)包括积分器模块(11)、比较器模块(12)、逻辑电路模块(13)、开关电路(14)、以及恒流源电路(15);
积分器(11)对输入电流lin进行积分;比较器模块(12)将积分器(11)的积分输出电压与比较器模块(12)的阈值电压比较;当积分输出电压达到比较器阈值时,比较器模块(12)输出电压翻转,逻辑电路模块(13)输出脉冲频率;开关电路(14)接收输出的脉冲频率后,恒流源电路(15)对积分器(11)提供复位电流;
频率串口输出电路(2)包括数字隔离电路(21)、内嵌ARM核的处理器(22)、以及串口收发器(23);
数字隔离电路(21)接收逻辑电路模块(13)输出的脉冲频率;处理器(22)接收数字隔离电路(21)的信号,处理器(22)通过ARM核中的编程,计算电流值;
串口收发器(23)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ART接收计算的电流值,并经其发送给导航计算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陀螺仪自动导航系统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ARM核的FPGA中编写两个的计数器,一个计数器用来接收正通道输出频率,一个计数器用来接收负通道输出频率;计数器测算的频率值通过FPGA的内部总线传输到ARM核中进行运算,将频率换算成输入的电流;
ARM中运算基于电流/频率转换电路输入输出关系的线性公式:
;
式中:
按线性公式计算电流/频率转换电路的输入电流:
;
在串口收发器(23)的串口传输中设置有握手协议,即导航计算机通过串口向ARM发送同步字节0xAA或0x55,ARM在接受到同步字节后再用串口发送电流值给导航计算机;
积分器模块(11)包括积分器U3A、以及连接在积分器U3A脚1与恒流源电路(15)之间的电容C1, 积分器U3A脚2外接输入电流,脚3接地;
恒流源电路(15)包括与负电源电连接的电阻R1以及与正电源电连接的电阻R8;
比较器模块(12)包括电连接相同的比较器U2、U4; 比较器U2、U4的输入端分别接积分器U3A输出端,比较器U2、U4的输出端分别接逻辑电路模块(13)的逻辑控制器的端口D;比较器U2、U4脚3接输入基准电压,基准电压为各自对应稳压管D1、D2的电压;
逻辑电路模块(13)包括电连接相同的逻辑控制器U1A、U1B;逻辑控制器U1A、U1B的端口D接输入信号,逻辑控制器U1A、U1B的端口CLK接时钟脉冲,端口CLR为清零端口;逻辑控制器U1A的端口Q输出正信号、逻辑控制器U1B的端口Q输出负信号;
开关电路(14)包括两个电连接相同的场效应管Q1、Q2;场效应管Q1、Q2的源极S各自接对应的电源;场效应管Q1、Q2的栅极G通过各自对应电阻接各自对应的逻辑控制器的端口Q。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11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