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纹釉陶瓷表面裂纹均匀分布的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0829.6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郭艳;张腾飞;张海涛;郭平;郭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雅丽达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9 | 分类号: | C04B41/89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纹 釉陶 表面 均匀分布 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纹釉陶瓷表面裂纹均匀分布的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陶瓷胚体的预处理、2)陶瓷胚体表面处理以及3)陶瓷胚体上釉后的处理。本发明通过对陶瓷胚体以及釉料层进行改进处理,可以使釉面形成相差无几的均匀纹路,增强裂纹釉的裂纹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纹路的鲜明度以及增强釉层的防水抗污性,使得釉面易于清洗,从而提高裂纹釉的产品质量,增强其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上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裂纹釉陶瓷表面裂纹均匀分布的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几千年灿烂的艺术文化中,陶瓷艺术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而对于陶瓷艺术而言,其中釉料又是极其关键的一部分,通常来讲,所谓的陶瓷釉料是一种覆盖在陶瓷胚体表面的一层均一玻璃质薄层。对于陶瓷制品来说,陶瓷釉料可以改善陶瓷的使用性能,起到装饰作用,其中裂纹釉是一种在陶瓷制品的釉面炸裂形成具有细小裂纹的艺术釉,它使陶瓷制品具有特定艺术效果而得到人们的青睐。裂纹釉陶瓷的表面布满许多小裂纹,有疏有密,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曲有直,形似龟裂、蟹爪或冰裂的纹路,釉面龟裂原是陶瓷烧制中的一种缺陷,但当某些制品的釉面龟裂很特别,纹路均匀,清晰,布满器面,给人一种美感,于是人们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总结经验,有意识地取造成这种釉面的裂纹,这样就逐渐创造出了裂纹釉。裂纹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在成型时胚泥沿着一定的方面进行延伸,因而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胚釉之间的膨胀系数不同,烧制冷却中釉层受到的收缩作用比胚体的大,从而使得釉面形成许多裂纹。
在裂纹釉陶瓷的烧制过程中,由于原料组成配比不同,使得釉料的膨胀大小产生差异,制备的组分配比不同的釉料施用在同种胚体上,出现的裂纹也不尽相同,差异性较大,很难达到理想的裂纹效果,而且污渍容易进入纹路中,造成不易清洗,影响美观。因此提高裂纹釉陶瓷表面纹路的均匀性,增强裂纹效果,并增强其防污性和纹路的鲜明程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裂纹釉陶瓷表面裂纹均匀分布的烧制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裂纹釉陶瓷表面裂纹均匀分布的烧制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陶瓷胚体的预处理
将酒石酸梯钾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150-180r/min下搅拌溶解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继续搅拌20-30min,再加入硫代乙酰胺继续搅拌30-40min,制得混合溶液,然后将陶瓷胚体浸入混合液中,常温下浸渍5-10min,然后放入反应釜中在180-200℃下恒温加热20-30h,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即可;通过将陶瓷胚体浸入由酒石酸梯钾、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硫代乙酰胺制成的混合溶液中,然后经恒温加热反应,生成的硫化锑纳米颗粒之间发生团聚现象,从表面生长出一些网状结构,随着反应的进行,硫化锑纳米颗粒完全消失,使得陶瓷胚体表面完全被网状结构所覆盖,从而形成完整连续的网状薄膜,可以使后续的氧化锆溶胶胶粒填充在网状薄膜的孔隙中,一方面使得氧化锆溶胶可以很好的附着在陶瓷胚体表面,起到粘结固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氧化锆溶胶胶粒分布的均匀性,从而可以提高氧化锆薄膜的均匀性;添加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吡咯基团在反应体系中产生空间位阻效应,降低了纳米粒子之间相互碰撞几率,减小了纳米颗粒的表面能,从而可以抑制硫化锑晶核的取向生长和反应速率,控制团聚现象和抑制粒子生长,从而可以提高硫化锑薄膜的表面均匀性;
2)陶瓷胚体表面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雅丽达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雅丽达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0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