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电网系统并网运行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微电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8510.X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1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昌玲;牛子华;沈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天顺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H02J3/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林燕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系统 并网 运行 控制 方法 装置 以及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电网系统并网运行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微电网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微电网系统中的光伏发电单元的出力有功功率以及负荷单元的有功功率;将负荷单元的有功功率与光伏发电单元的出力有功功率相减,得到微电网系统的净负荷功率;确定微电网系统当前所处的实时电价时段,并判断净负荷功率是否小于0;基于净负荷功率的判断结果,根据微电网系统中的蓄电池的实时荷电状态量、蓄电池允充的最大荷电状态量或者蓄电池允放的最小荷电状态量,控制微电网系统中的蓄电池的充电、放电或者待机状态,以及微电网系统的供电情况。本发明能够避免储能电池的过充过放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实现微电网的经济性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电网系统并网运行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微电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电网系统协调控制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备受关注,但由于微电网运行方式灵活多变,微电网的储能单元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控制优化的目标较多,所以目前对于储能单元的协调控制较为复杂,无法提供合理、科学的协调控制方法,例如无法结合实时电价时段提供经济性地协调控制,导致微电网的运行经济性差,并且当前对于储能单元的协调控制方法无法避免储能电池的过充过放问题,严重影响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电网系统并网运行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微电网系统,通过控制储能电池的充放电,能够避免储能电池的过充过放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结合实时电价时段进行电池的充放电控制以实现微电网的经济性运行。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电网系统并网运行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微电网系统中的光伏发电单元的出力有功功率以及负荷单元的有功功率;
将微电网系统中的负荷单元的有功功率与光伏发电单元的出力有功功率相减,得到所述微电网系统的净负荷功率;
确定所述微电网系统当前所处的实时电价时段,并判断所述微电网系统的净负荷功率是否小于0,其中,所述微电网系统的实时电价时段包括谷段、第一峰段、第一平时段、第二峰段以及第二平时段;
基于所述微电网系统的净负荷功率的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微电网系统中的蓄电池的实时荷电状态量、蓄电池允充的最大荷电状态量或者蓄电池允放的最小荷电状态量,控制所述微电网系统中的蓄电池的充电、放电或者待机状态以及控制所述微电网系统中的电能的供电情况。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电网系统并网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微电网系统中的光伏发电单元的出力有功功率以及负荷单元的有功功率;
计算单元,用于将微电网系统中的负荷单元的有功功率与光伏发电单元的出力有功功率相减,得到所述微电网系统的净负荷功率;
判断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微电网系统当前所处的实时电价时段,并判断所述微电网系统的净负荷功率是否小于0,其中,所述微电网系统的实时电价时段包括谷段、第一峰段、第一平时段、第二峰段以及第二平时段;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微电网系统的净负荷功率的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微电网系统中的蓄电池的实时荷电状态量、蓄电池允充的最大荷电状态量或者蓄电池允放的最小荷电状态量,控制所述微电网系统中的蓄电池的充电、放电或者待机状态以及控制所述微电网系统中的电能的供电情况。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微电网系统,所述微电网系统主要由储能单元、光伏发电单元、负荷单元以及电网构成,其中,所述储能单元包括蓄电池以及储能变流器,所述微电网系统在运行时采用如上所述的微电网系统并网运行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天顺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天顺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85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