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壳粉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8457.3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何杰;丁亮;杨秋会;舒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氩氪新材料技术研究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29/04;C08L91/06;C08L51/02;C08K9/06;C08K9/02;C08K9/04;C08K3/26;C08K5/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贝壳 改性 乳酸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贝壳粉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贝壳粉改性聚乳酸粒料100-120份、聚β-羟基丁酸10-15份、聚乙烯醇1-5份、聚己内酯1-5份、聚乳酸纤维3-5份、贝壳粉B 5-12份,其中,所述贝壳粉改性聚乳酸粒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制备原料:聚乳酸90-100份、贝壳粉A 20-25份、表面活性剂0.5-1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聚乙二醇2-4份和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类化合物1-5份、壳聚糖接枝共聚物10-20份;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所述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所述壳聚糖接枝共聚物选自壳聚糖-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和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贝壳粉改性聚乳酸粒料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
(1)利用表面活性剂对贝壳粉A表面进行预处理;
(2)加入硅烷偶联剂、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对贝壳粉A进行表面改性;
(3)加入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和聚乳酸,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贝壳粉改性聚乳酸粒料;
所述贝壳粉A的粒径为8-10μm,贝壳粉B的粒径为1-2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粉改性聚乳酸粒料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
(1)将贝壳粉A加入浓度为10-20%表面活性剂乙醇水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放入烘箱中100-120℃下烘烤6-12小时;
(2)将硅烷偶联剂、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脱水剂溶于乙醇水溶液中,在55-70℃加热搅拌状态下将乙醇水溶液混合物喷洒到步骤(1)制备的贝壳粉上,喷完后继续搅拌1-2小时;
(3)将壳聚糖接枝共聚物与聚乳酸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加热至40-45℃搅拌溶解,加入少量二甲基亚砜,与步骤(2)制备的产物混合加热蒸发除去溶剂,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造粒,挤出料冷却至常温,切料,制成贝壳粉改性聚乳酸粒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KH550、A-1110、A-1120、KBM602、Y5691中的至少一种。
4.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用表面活性剂对贝壳粉A表面进行预处理;
(2)加入硅烷偶联剂、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对贝壳粉A进行表面改性;
(3)加入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和聚乳酸,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贝壳粉改性聚乳酸粒料;
(4)聚β-羟基丁酸、聚乙烯醇、聚己内酯、聚乳酸纤维、贝壳粉B混匀,与贝壳粉改性聚乳酸粒料一起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造粒,再使用平板硫化机制成片材或使用注塑机注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粉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贝壳粉A加入浓度为10-20%表面活性剂乙醇水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放入烘箱中100-120℃下烘烤6-12小时;
(2)将硅烷偶联剂、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脱水剂溶于乙醇水溶液中,在55-70℃加热搅拌状态下将乙醇水溶液混合物喷洒到步骤(1)制备的贝壳粉上,喷完后继续搅拌1-2小时;
(3)将壳聚糖接枝共聚物与聚乳酸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加热至40-45℃搅拌溶解,加入少量二甲基亚砜,与步骤(2)制备的产物混合加热蒸发除去溶剂,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挤出料冷却至常温,切料制成贝壳粉改性聚乳酸粒料;
(4)将贝壳粉B、分散剂、润滑剂加入到高速捏合机中混合均匀,再加入聚β-羟基丁酸、聚乙烯醇、聚己内酯、聚乳酸纤维混合均匀,再与步骤(3)制备的贝壳粉改性聚乳酸粒料一起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造粒,用平板硫化机制成片材。
6.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贝壳粉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室内或车内装饰材料、化妆品或食品包装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氩氪新材料技术研究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氩氪新材料技术研究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84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