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桁架梁和管桁架柱法兰盘安装模具及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18381.4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孙润根;傅建波;敬承钱;刘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E04G21/14;E04C3/32 |
| 代理公司: | 50212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法兰盘 管桁架 安装模具 安装管 桁架柱 安装法兰盘 法兰盘中心 安装过程 安装效率 穿孔率 桁架梁 根管 栓接 条边 | ||
本发明公开了管桁架梁和管桁架柱法兰盘安装模具及安装方法,该安装模具包括一框架,所述框架为三角形或四边形且组成框架的每条边位于同一平面,并在框架的每个顶点设有法兰盘,所有法兰盘位于框架的同一侧且所有法兰盘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框架上每个法兰盘中心分别与每根管桁架柱中心位置一一对应,且框架法兰盘与待安装管桁架柱顶法兰盘和待安装管桁架梁法兰盘完全一样。通过该安装模具安装法兰盘的管桁架梁和管桁架柱在安装过程中,其管桁架梁和管桁架柱法兰盘栓接穿孔率为100%,同时提高了管桁架梁和管桁架柱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桁架梁和管桁架柱法兰盘安装模具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超高层、大跨度钢结构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与传统的开口截面H型钢相比,管桁架结构截面材料较均匀分布,使截面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压和抗弯扭承载能力及较大刚度等优点,并且其构造简单、整体性能好、扭转刚度大、外表美观,制作、安装、翻身、起吊都比较容易,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管桁架竖直设置时为管桁架柱,管桁架横向设置时为管桁架梁,常见的管桁架截面为三边形或者正方形,在施工安装,需将管桁架柱和管桁架梁进行连接,而管桁架柱、管桁架梁常采用法兰盘进行连接,但是在管桁架柱、管桁架梁制作过程中,由于焊接收缩,管桁架柱顶法兰盘与管桁架梁底法兰盘,其法兰盘与法兰盘之间的高强螺栓穿孔率会随着焊接的变形越来越低。同时,桁架柱与桁架梁之间的法兰连接节点因高度超出车间,不适合在车间进行预拼装,只能在车间分别制作管桁架柱和桁架梁,然后到现场进行安装,但是因桁架柱顶法兰盘与桁架梁底法兰盘的角度不一样,使得桁架柱和桁架梁的法兰盘栓接穿孔率很低,安装现场需对法兰盘上的螺栓孔进行扩孔,便于能采用若干螺栓穿过管桁架柱顶法兰盘螺栓孔与对应的桁架梁底法兰盘螺栓孔,以将管桁架柱和桁架梁安装固定,这样安装效率低。所以怎样提高管桁架柱和桁架梁法兰盘栓接穿孔率、提高管桁架安装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管桁架梁和管桁架柱法兰盘安装模具及安装方法,该安装模具可以使得管桁架柱顶法兰盘和管桁架梁底法兰盘栓接穿孔率达到100%,并能有效提高管桁架柱和管桁架梁的安装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管桁架梁和管桁架柱法兰盘安装模具,包括一框架,所述框架为三角形或四边形且组成框架的每条边位于同一平面,并在框架的每个顶点设有法兰盘,所有法兰盘位于框架的同一侧且所有法兰盘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框架上每个法兰盘中心分别与每根管桁架柱中心位置一一对应,且框架法兰盘与待安装管桁架柱顶法兰盘和待安装管桁架梁底法兰盘的螺栓孔定位完全一样。
进一步地,在框架相邻两条边之间设有加固杆,加固杆一端与一条边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外一条边固定连接,用于加固框架,提高框架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框架其中相邻两条边中点的外侧各设有一吊耳,便于吊装转运框架。
管桁架柱和管桁架梁安装方法,利用前面所述的管桁架梁和管桁架柱法兰盘安装模具对管桁架梁和管桁架柱法兰盘进行安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加工管桁架梁和管桁架柱备用,同时加工若干待安装管桁架梁底法兰盘和待安装管桁架柱顶法兰盘备用,所述待安装管桁架梁底法兰盘和待安装管桁架柱顶法兰盘与框架法兰盘的螺栓孔定位完全一样;
(2)框架上每个法兰盘上用螺栓固定连接一个待安装管桁架柱顶法兰盘,然后使待安装管桁架柱顶法兰盘和管桁架柱顶部一一对应,先点焊以将待安装管桁架柱顶法兰盘和管桁架柱连接,然后再焊接固定待安装管桁架柱顶法兰盘和管桁架柱,最后将模具拆卸下来,即完成管桁架柱顶法兰盘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8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