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轨系统和形成这种接触轨系统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18299.1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6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戚广枫;单翀皞;徐鸿燕;李红梅;刘明杰;吴江涛;龚孟荣;王刘辉;刘大勇;易培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B60L5/39 |
| 代理公司: | 11270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薇薇;张颖玲 |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轨 支架 线路方向 接触轨系统 对接触轨 温度应力 预设 抵抗 制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轨系统和形成这种接触轨系统的方法,接触轨系统包括顺线路方向设置的多个锚段和多个支架,所述锚段包括接触轨,所述接触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其中,部分所述支架为阻止所述接触轨产生顺线路方向位移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对相应所述接触轨顺线路方向阻力值为第一预设值。利用第一支架对接触轨产生顺线路方向阻力,阻止了接触轨产生顺线路方向位移,从而抵抗接触轨因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由此,温度变化不再是制约锚段上限值的考虑因素,理论上锚段长度可以无限延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的接触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锚段可无限延长的接触轨系统和形成这种接触系统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接触轨系统包括多个锚段,锚段可由多个接触轨a首尾相接而成。为了避免轨温的受环境或电流影响而发生变化时,会在锚段与锚段之间产生较为明显的断口。为减小断口对车辆取流的影响,每个锚段的两端均设置膨胀接头b,利用膨胀接头b可自由伸缩的结构特性来补偿断口的长度变化。膨胀接头b的补偿能力与其自身的起始滑动阻力和车辆受流器的规格有关,一般地,常规膨胀接头的最大补偿量约为220mm,对应的锚段长度在地下区段为125米左右,在高架区段一般不超过100米。因此,受锚段长度上限值的影响,线路上的接触轨系统是被迫分为若干锚段的,这种接触轨系统的连续性受到了影响了。不难理解,锚段长度越短,相同线路条件下的膨胀接头b数量越多,而该设备的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易损坏,不仅影响建设投资,还对施工与运营的工作量存在较大影响。
不仅如此,膨胀接头是靠“间隙”来适应接触轨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纵向形变。集电靴在通过该间隙时,集电靴与膨胀接头之间会发生明显的冲击,冲击强度与间隙的大小、平顺度以及车辆的运行速度等有关。运营实践表明,膨胀接头处是靴轨冲击磨耗的易发部位,膨胀接头的存在会恶化靴轨间的动态关系,对车辆取流质量存在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威胁设备安全,给运营安全造成隐患。而且,由于膨胀接头的存在,影响了靴轨系统的动态关系,限制了接触轨对于更高速度目标值的适应性。目前,采用接触轨供电的线路,运行的速度目标值一般不超过160km/h。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轨系统和形成这种接触轨系统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轨系统,所述接触轨系统包括顺线路方向设置的多个锚段和多个支架,所述锚段包括接触轨,所述接触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其中,部分所述支架为阻止所述接触轨产生顺线路方向位移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对相应所述接触轨顺线路方向阻力值为第一预设值。
上述方案中,部分所述支架为对相应的所述接触轨顺线路方向的阻力值为第二预设值的第二支架,部分所述支架为对相应的所述接触轨顺线路方向的阻力值为第三预设值的第三支架;轨温满足预设条件时,相应的所述接触轨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支架或所述第三支架产生顺线路方向位移;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但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包括主体部、锁紧部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通过所述锁紧部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
所述夹持部单独围设形成或所述夹持部和与所述主体部共同围设形成一侧开口的腔室,所述腔室的形状与所述接触轨的被夹持部位相适配;
所述接触轨与所述腔室的内壁接触;所述锁紧部能够通过所述腔室的内壁对所述接触轨施加顺线路方向的阻力。
上述方案中,所述夹持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接触轨两侧的夹块,两个所述夹块和所述主体部围设形成所述腔室;所述锁紧部包括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设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夹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夹块包括垫块和固定块,所述垫块位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主体部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垫块的侧壁形成与所述接触轨接触的所述腔室的至少部分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82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锁紧式双向制动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接触轨系统和接触轨系统的焊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