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十三吗啉的合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7544.7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3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钱莉苹;吴世刚;韩爱华;唐英武;王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亿帆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5/30 | 分类号: | C07D265/30 |
代理公司: | 34155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芸 |
地址: | 23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基吗啉 合成工艺 十三吗啉 滴加 氮气 醇和催化剂 催化剂作用 分离催化剂 还原催化剂 持续控制 反应终点 加热升温 静置沉降 空气置换 一步反应 原料成本 反应器 氢气 工艺流程 反应釜 十三醇 精馏 可用 收率 废物 燃料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三吗啉的合成工艺,所述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十三醇和催化剂共同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分别用氮气、氢气进行空气置换;将反应釜加热升温至180~200℃,还原催化剂30分钟;然后升温至200~280℃,开始滴加2,6‑二甲基吗啉;2,6‑二甲基吗啉滴加结束后,将温度持续控制在200~280℃,直至反应终点;将反应得到的物料静置沉降8小时,并分离催化剂;将分离后的滤液经过精馏,得到成品十三吗啉。本发明采用十三醇为主要原料,原料成本上具有很大优势;工艺流程短,采用十三醇和2,6‑二甲基吗啉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步反应制得,设备投资少,操作简便;工艺收率高,污染少,且产生的少量高废物可用作燃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十三吗啉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十三吗啉(N-异十三烷基2,6-二甲基吗啉)作为一种良好的内吸式杀菌剂,兼具铲除和保护作用,可通过叶面和根部吸收,由十三吗啉所配成的制剂,可用来防治谷类作物的禾白粉菌,香蕉树上球腔菌属,茶树上的caticum solmonicolor,特别中橡胶树上橡胶树粉孢及坏损外担菌,用途十分广泛。目前,世界上十三吗啉产品及制剂主要由BASF公司生产,其产量规模较大,在中国国内辽宁化工研究所通过了中试鉴定,其合成方法如下:以十三醇和卤化剂为原料先合成卤代十三烷,然后再以卤代十三烷和2,6-二甲基吗啉合成十三吗啉。此种合成方式原料不易获得,且工艺流程较长,工艺收率低,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十三吗啉的合成工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十三吗啉的合成工艺,所述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80~90重量份的十三醇和3重量份的催化剂共同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分别用氮气、氢气进行空气置换;
步骤二:将反应釜加热升温至180~200℃,还原催化剂30分钟;
步骤三:然后升温至200~280℃,开始滴加42重量份的2,6-二甲基吗啉;
步骤四:2,6-二甲基吗啉滴加结束后,将温度持续控制在200~280℃,直至反应终点;
步骤五:将反应得到的物料静置沉降8小时,并分离催化剂;
步骤六:将分离后的滤液经过精馏,得到成品十三吗啉。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2,6-二甲基吗啉的滴加时间控制在8~10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精馏后对十三醇进行回收套用。
进一步地,所述十三醇与2,6-二甲基吗啉摩尔配比为1:1~1.4。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由铂、钯、钴、镍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中几种经过焙烧、还原制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十三醇为主要原料,市场上供货商较多,原料易得,来源丰富,购买方便,原料成本上具有很大优势;工艺流程短,采用十三醇和2,6-二甲基吗啉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步反应制得,设备投资少,操作简便;工艺收率高,污染少,且产生的少量高废物可用作燃料。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转化率、收率与2,6-二甲基吗啉加入量的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亿帆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宿州亿帆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75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