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电极元件,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17031.6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9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川瀬广光;座间优;木村兴利;柳田英雄;广渡杏奈;菅野佑介;升泽正弘;吉田绫;竹内重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50/446;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宋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元件 水电 解液蓄电 | ||
本发明涉及电极、电极元件、以及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实现安全性优异的蓄电元件的电极。本发明的电极用于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所述电极包括:电极基体;电极复合材料层,形成于所述电极基体上;以及绝缘层,形成于所述电极复合材料层上;所述绝缘层含有无机填料及树脂微粒;所述树脂微粒溶解于注入到所述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中的非水电解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电极元件、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往与因特网不连接的各种各样物体(例如传感器设备,建筑物,汽车,电子设备等)通过网络与服务器或云服务连接(物体的因特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从而使更高的价值或服务成为可能。随之,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等蓄电元件所要求的规格也变得多样化。
例如,期待蓄电元件搭载在便携信息终端设备或各种可穿戴设备等,即使对于薄型、轻量、可弯曲等新规格也要求保持与原来一样的特性和安全性,满足要求规格。
但是,特别是在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设备类中,由于振动和冲击以及机器使用环境温度的原因,存在引起蓄电元件内部短路的危险性。于是,从提高蓄电元件安全性的观点出发,提出例如将由耐热性树脂构成的多孔膜用作隔板,负极和正极难以发生内部短路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6588号公报
但是,使用上述那样的隔板的场合,有时蓄电元件的内部电阻过度增加,产生蓄电元件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实现安全性优异的蓄电元件的电极。
本发明的电极用于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所述电极包括:
电极基体;
电极复合材料层,形成于所述电极基体上;以及
绝缘层,形成于所述电极复合材料层上;
所述绝缘层含有无机填料及树脂微粒;
所述树脂微粒溶解于注入到所述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中的非水电解液。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提供能实现安全性优异的蓄电元件的电极。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中使用的负极的图,其中,图1(a)是俯视图,图1(b)是沿图1(a)的A-A线的截面图。
图2是例示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中使用的正极的图,其中,图2(a)是俯视图,图2(b)是沿图2(a)的B-B线的截面图。
图3是说明形成在电极复合材料层上的绝缘层的图形的图,其中,图3(a)表示线图形,图3(b)表示格子图形。
图4是例示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中使用的电极元件的截面图。
图5是例示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的截面图。
图6是例示第一实施形态所涉及的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其中,图6(a)是负极复合材料层12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6(b)是绝缘层13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7是例示第二实施形态所涉及的非水电解液蓄电元件中使用的负极的图,其中,图7(a)是截面图,图7(b)是图7(a)的绝缘层13A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70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