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6477.7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8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高银堂;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84;F24F1/0014;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白雪静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出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其中,所述空调的室内机具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空调处于单口出风制冷模式时,检测室内蒸发器管温是否降至第一预定温度,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温度大于停机保护温度;如果是,则增大节流装置的开度。本申请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当空调运行在单口出风制冷模式时,可以在不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情况下,通过增大节流装置(如室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方式提高制冷剂的流量,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室内换热器(即:蒸发器)的管温下降到停机保护温度,避免空调停机,由此,提升单口出风制冷模式时的制冷效果,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背景技术
对于空调中具有上下两个出风口的室内机而言,一般室内机蒸发器管温传感器布置在偏下位置,当室内机下风口关闭时,则内机风量会变小,室内机蒸发器下半部分的换热效果会变差,此时,制冷时蒸发器管温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相对较低,容易整机停机,相关技术中,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来降低制冷量,从而提高此时制冷时蒸发器管温传感器的温度,以达到延时或者不停机的目的。
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虽然延时或者不停机,但影响制冷效果,即:制冷效果变差,影响空调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室内换热器(即:蒸发器)的管温下降到停机保护温度,避免空调停机,由此,提升单口出风制冷模式时的制冷效果,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的控制系统。
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
本申请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的室内机具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空调处于单口出风制冷模式时,检测室内蒸发器管温是否降至第一预定温度,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温度大于停机保护温度;如果是,则增大节流装置的开度。
根据本申请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当空调运行在单口出风制冷模式时,可以在不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情况下,通过增大节流装置(如室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方式提高制冷剂的流量,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室内换热器(即:蒸发器)的管温下降到停机保护温度,避免空调停机,由此,提升单口出风制冷模式时的制冷效果,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单口出风制冷模式指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中的一个出风口关闭且另一个出风口出风的制冷模式,所述室内蒸发器管温指位于所述一个出风口侧检测到的室内蒸发器管温。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当所述空调处于单口出风制冷模式时,根据制冷工况条件确定压缩机目标排气温度;根据所述压缩机目标排气温度确定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的增大量。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增大节流装置的开度,包括:根据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的增大量增大所述节流装置的开度。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控制系统,所述空调的室内机具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系统,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空调处于单口出风制冷模式时,检测室内蒸发器管温是否降至第一预定温度,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温度大于停机保护温度;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室内蒸发器管温降至所述第一预定温度时,增大节流装置的开度。
根据本申请的空调的控制系统,当空调运行在单口出风制冷模式时,可以在不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情况下,通过增大节流装置(如室外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方式提高制冷剂的流量,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室内换热器(即:蒸发器)的管温下降到停机保护温度,避免空调停机,由此,提升单口出风制冷模式时的制冷效果,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6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