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入式ECU中软件占用RAM+ROM容量的推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6278.6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5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忠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ecu 软件 占用 ram rom 容量 推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嵌入式ECU中软件占用RAM+ROM容量的推算方法,包括:提供一个标准软件库,该标准软件库中包括库模块,每个库模块对应其相应使用的RAM+ROM用量;使用标准软件库中的库模块进行软件编写后,计算使用的库模块的RAM+ROM用量总和;判断该用量总和与硬件容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超过硬件容量,则返回上一步骤更换库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在软件设计阶段就可以评判软件的RAM/ROM用量是否超过ECU硬件限制,可以及时调整软件设计,避免到了生产阶段才发现问题所在,节省成本;标准软件模块库的引入使得软件开发过程更加标准化,软件质量得到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件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嵌入式ECU中软件占用RAM+ROM容量的推算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模型的软件设计方法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汽车电控、工业控制等产品开发中。为了满足高实时性、高安全性、低成本的需求,汽车电子等行业对嵌入式软件的编写要求有一定的容量使用限制。但是往往软件在目标编译器进行编译、链接之前,往往无法获取编译后的软件所占用RAM+ROM的大小。
在大多数电路系统中,系统使用的RAM是系统在硬件设计时由设计人员指定的,RAM的容量已经固定好,所有关于RAM的程序操作都按照事先定好的RAM容量进行操作。但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如设计需求更改、RAM芯片停产等,硬件系统会产生更换RAM的需求,会导致RAM的容量有可能发生变化。但是硬件系统在RAM容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却不能随着变化做出自动调整,往往需要设计人员重新编写软件程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不能很好地实现硬件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目前嵌入式ECU中软件编译方法一般都是如图1所示,首先编写软件主体代码,然后配置到硬件所对应的专用编译环境,继而进行编译、链接,从目标文件和MAP文件里得到RAM+ROM的用量大小,如果超过硬件容量则返回修改,重新编写软件主体代码,这样的操作太浪费时间精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嵌入式ECU中软件占用RAM+ROM容量的推算方法,可以在软件设计阶段无需编译链接就可以获取其占用RAM+ROM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嵌入式ECU中软件占用RAM+ROM容量的推算方法,包括:
步骤S1、提供一个标准软件库,该标准软件库中包括库模块,每个库模块对应其相应使用的RAM+ROM用量;
步骤S2、使用标准软件库中的库模块进行软件编写后,计算使用的库模块的RAM+ROM用量总和;
步骤S3、判断该用量总和与硬件容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超过硬件容量,则返回步骤S2更换库模块。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根据每个库模块中变量的个数和数据类型估算RAM用量。
优选的,“根据每个库模块中变量的个数和数据类型估算RAM用量”具体包括,
步骤S11、计算需要被初始化的变量RAM用量,将所述库模块包含的需要被初始化的变量的数据类型占用量乘以需要被初始化的变量的个数;
步骤S12、计算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RAM用量,确定软件的编译环境,统计所述库模块在指定编译环境下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或静态变量所占用RAM用量;
步骤S13、将步骤S11和S12的计算结果求和,得到该库模块所占RAM用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根据代码中的自身容量、常数/查询表的个数与数据类型、以及变量初始化所用数据类型和个数估算ROM用量。
优选的,“根据代码的自身容量、常数/查询表的个数与数据类型、以及变量初始化所用数据类型和个数估算ROM用量”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62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