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噁/噻二唑壳寡糖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16022.5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程;高堃;秦玉坤;邢荣娥;刘松;于华华;陈晓琳;李克成;李荣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H15/26 | 分类号: | C07H15/26;C07H1/00;A61K31/7056;A61P31/04;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噻二唑壳 寡糖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6-噁/噻二唑壳寡糖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衍生物为通式I所示,
式I中,X为O或S;n=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噁/噻二唑壳寡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壳寡糖溶解在碱液中,氯乙酸溶解在溶剂A中,而后将壳寡糖碱液加入其中得混合液,混匀后在50-70℃反应生成6-羧甲基壳寡糖;其中,混合液中氯乙酸与壳寡糖的摩尔质量比为2:1,碱液的体积与壳寡糖的质量比为10-50:1,溶剂A的体积为碱液的五分之一;
(2)上述所得的6-羧甲基壳寡糖与甲醇在溶剂B中,在室温下经催化剂A催化反应生成6-乙酸甲酯壳寡糖;其中,溶剂B的体积与壳寡糖的质量比为10-50:1,6-羧甲基壳寡糖与甲醇的摩尔比为1:3,催化剂A为DCC和DMAP,DCC与6-羧甲基壳寡糖的摩尔比为1:1,DMAP与6-羧甲基壳寡糖的摩尔比为1:10;
(3)将(2)所得6-乙酸甲酯壳寡糖溶解于溶剂C中,然后与水合肼在80-100℃下反应生成6-乙酰肼壳寡糖;其中,溶剂C的体积与6-乙酸甲酯壳寡糖的质量比为10-50:1,水合肼和6-乙酸甲酯壳寡糖的摩尔比为3:1;
(4)上述的6-乙酰肼壳寡糖溶解于溶剂C中,然后与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50-70℃下反应,反应完毕,用盐酸调节体系pH为1-2,生成6-噁二唑壳寡糖;其中,溶剂C的体积与6-乙酰肼壳寡糖的质量比为10-50:1,二硫化碳与6-乙酰肼壳寡糖的摩尔比为3:1;
(5)将(4)制备的6-乙酰肼壳寡糖溶解于溶剂C中,然后与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室温下反应,然后再加入硫酸,0-5℃下反应生成6-噻二唑壳寡糖;其中,溶剂C的体积与6-乙酰肼壳寡糖的质量比为10-50:1,二硫化碳与6-乙酰肼壳寡糖的摩尔比为3:1,加入浓硫酸的体积与6-乙酰肼壳寡糖的质量比为10-20:1;
所述步骤(1)溶剂A为异丙醇;碱液为体积质量分数为13.5%的氢氧化钠;
所述步骤(2)溶剂B为二氯甲烷和吡啶的混合液;二氯甲烷:吡啶体积比为3:1;
所述步骤(3)、(4)和(5)中溶剂C为水和乙醇的混合液,其中,水:乙醇体积比为1:1;
所述步骤(4)6-乙酰肼壳寡糖溶解于溶剂C中,然后与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50-70℃下反应6-8h,加入1M盐酸调节体系pH 为1-2,再进行醇沉,过滤,乙醇清洗,50-60℃烘干,得到6-噁二唑壳寡糖;
所述步骤(5)6-乙酰肼壳寡糖溶解于溶剂C中,然后与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室温下反应2-4h,然后再加入98%的硫酸,于0-5℃的条件下继续反应2-4h,而后醇沉,过滤,乙醇清洗,50-60℃烘干,得到6-噻二唑壳寡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6-噁/噻二唑壳寡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1)将壳寡糖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50-70℃搅拌1-2h,然后与经异丙醇溶解的氯乙酸溶液在50-70℃反应4-6h,反应结束后,通过1M盐酸调节反应液pH为中性,透析,冻干,得到6-羧甲基壳寡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6-噁/噻二唑壳寡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2)将6-羧甲基壳寡糖分散于溶剂B中18-24h,再与甲醇经催化剂A催化反应4-6h,整个反应过程皆在室温下进行,然后过滤,再依次用乙醇和DMF清洗滤饼,在50-60℃下干燥,得到6-乙酸甲酯壳寡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6-噁/噻二唑壳寡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3)将6-乙酸甲酯壳寡糖溶解于溶剂C中,在80-100℃氮气保护下,与水合肼在80-100℃下反应18-24h,反应后透析、冻干生成6-乙酰肼壳寡糖。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6-噁/噻二唑壳寡糖衍生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6-噁/噻二唑壳寡糖衍生物在农业、林业及卫生领域中制备杀菌剂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60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