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15915.8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5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宋东平;张树文;周璐璐;陶骏骏;徐娇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30 | 分类号: | C02F1/30;C02F1/461;C02F1/72;C02F1/76;C02F101/16;C02F101/20;C02F101/22;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称取硫酸亚铁溶于垃圾渗滤液中,得硫酸盐掺渗滤液;称取g‑C3N4/PDI@MOF加入硫酸盐掺渗滤液中,搅匀,得颗粒电极混合渗滤液,再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调节pH至酸性;将颗粒电极混合渗滤液加入三维电极反应器中,颗粒电极混合渗滤液在边搅拌边可见光照射下进行电解反应,静置沉淀,固液分离,即得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本发明可实现对垃圾渗滤液中COD、氨氮和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同步高效去除;本发明的三维光电催化氧化技术对COD、氨氮和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单纯的电催化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以及两种技术去除率之和;本发明去除工艺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三维光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填埋过程中,在厌氧条件下自生发酵生成的滤液。通常垃圾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氨氮、无机盐、重金属。垃圾渗滤液不仅能传播疾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会污染地表水体,对周边土壤的原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目前针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和膜法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渗滤液浓缩、吹脱、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高级氧化等,然而物理化学处置技术存在处置目标较为单一、处置成本高、处置工艺复杂等问题。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获得渗滤液中某一指标的较高去除率,但是很难保证实现同时高效地去除氨氮、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几个指标。而且应用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处置垃圾渗滤液还会产生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渗滤液浓缩技术产生的浓缩液仍然需要深度处理;吹脱和活性炭吸附技术仅是将氨氮从渗滤液中转移到了活性炭中,不仅处置后的废液需要处置,新产生的活性炭废弃物也需要处置;因高级氧化技术所用的氧化剂对人体通常具有毒害性,需要配套安全保障且对氧化剂用量及性能依赖高,不仅在处置过程中易带来二次污染问题而且还可能因为工人误操作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生物处理技术根据工艺原理不同分为好氧型工艺、厌氧型工艺和厌氧与好氧组合工艺,对于生物处理技术,不管应用哪种工艺处置垃圾渗滤液均存在工艺占地面积大、工艺运行期长、工艺去除效果差、工艺环境敏感性高等问题。膜法处理技术根据材料孔径大小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4种类型。应用膜法处理技术处置垃圾渗滤液不仅存在膜孔易堵塞、膜料易损耗、处置工况不稳定等问题,渗滤液处置后残生的废弃膜料和渗滤液浓缩液仍然需要进一步处置。
因此,现有的处理技术普遍存在处理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处理目标单一、处理后的渗滤液还需进一步深度处理等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三维光电催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处理工艺简单,可实现对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氨氮和多种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同步去除。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称取硫酸亚铁溶于垃圾渗滤液中,得硫酸盐掺渗滤液;称取g-C3N4/PDI@MOF加入硫酸盐掺渗滤液中,搅匀,得颗粒电极混合渗滤液,再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调节pH至酸性;将颗粒电极混合渗滤液加入三维电极反应器中,颗粒电极混合渗滤液在边搅拌边可见光照射下进行电解反应,静置沉淀,固液分离,即得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
进一步的,所述硫酸盐掺渗滤液中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045~0.175mol/L,综合去除效果及成本,进一步优选为0.05~0.15mol/L,可以为0.05mol/L、0.1mol/L或0.15mol/L。
进一步的,所述g-C3N4/PDI@MOF与硫酸盐掺渗滤液的固液比为0.0018~0.02:1,综合去除效果及成本,进一步优选为0.002~0.01:1,可以为0.002:1、0.006:1或0.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59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