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15740.0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6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晏启祥;张君臣;林刚;易丹;史宣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08;E21D11/10;E21D9/14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肖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隧道 盾构隧道衬砌环 衬砌结构 交通建设 连接结构 衬砌 减小 隔离 大直径隧道 结构整体性 错缝拼装 地上空间 机构纵向 紧固连接 相对两侧 盾构机 可靠度 扰动 错缝 拼装 围岩 占据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包括第一盾构隧道衬砌环、第二盾构隧道衬砌环和隔离连接结构,所述第一盾构隧道衬砌环和第二盾构隧道衬砌环错缝安装在所述隔离连接结构的相对两侧构成盾构隧道衬砌单元,所述盾构隧道衬砌单元通过紧固连接机构纵向拼装形成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本发明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能用于不同交通建设的错缝拼装,能减小了大直径隧道断面的情况下将不同交通建设两两合一,不仅提高了结构的可靠度,对围岩的扰动较小,又减小施工时盾构机的扭矩;以解决现有的独立交通建设占据较大的地面和地上空间及其结构整体性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
背景技术
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交通,但大量路面交通的出现占据了许多地面资源,加之城市建筑需要占用绝大部分土地,能够用于城市绿化的土地少之又少,使得绝大多数城市变为了“钢铁城市”。在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将地面交通转移至地下是一种可行的发展方案,在未来的城市交通发展中,地下交通将会增加,原有的地面交通部分将用于城市绿化建设,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建设,地上地下的交通建设越来越多,城市内用于交通建设的空间变得越发的苛刻,比如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独立的高铁与地面轻轨线路不仅会占据较大的地面和地上空间,还会对周边的居住和商业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新建公路线路和新建地铁线路线型选择日益受到约束且施工规模受到限制;我国的隧道结构通常为一个圆形隧道,倘若要满足双向四车道的交通需求,隧道直径至少需要达到16.7m,而如此大的隧道结构需要十分巨大的刀盘扭矩,目前为止还从未出现如此大的盾构隧道。
由于盾构法的安全可靠、施工时速度快、技术成熟、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已经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的首选施工方法。自盾构机掘进技术被引入国内后,通过十几年的消化吸收,中国已经成为盾构相关设备的制造与技术强国,根据实际需求,已经先后出现了椭圆形盾构、马蹄形盾构、矩形盾构等异性盾构机。针对以上需求,采用盾构法修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能解决公铁共用重叠式隧道不会占据较大的地面和地上空间的问题、修建两条分离的盾构隧道能解决上述隧道直径较大的问题及采用盾构法修建双向的公路盾构隧道即可减小隧道直径,又可减小施工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能用于不同交通建设的错缝拼装,以解决现有的独立交通建设占据较大的地面和地上空间及其结构整体性弱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用途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包括第一盾构隧道衬砌环、第二盾构隧道衬砌环和隔离连接结构,所述第一盾构隧道衬砌环和第二盾构隧道衬砌环错缝安装在所述隔离连接结构的相对两侧构成盾构隧道衬砌单元,所述盾构隧道衬砌单元通过紧固连接机构纵向拼装形成盾构隧道衬砌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盾构隧道衬砌环为地铁环,所述第二盾构隧道衬砌环为高铁环,所述地铁环和高铁环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连接结构的上下两侧,所述紧固连接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地铁环及高铁环上的纵向螺栓孔和与所述纵向螺栓孔配合的纵向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连接结构为钢混组合承载梁,所述钢混组合承载梁包括两排自上而下设置的混凝土垫层和工型钢支承梁,所述工型钢支承梁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上下两个嵌合部,各个所述嵌合部、地铁环与嵌合部的连接部及高铁环与嵌合部的连接部上均设有弯螺栓孔,环向弯螺栓穿设于所述弯螺栓孔将地铁环和高铁环分别错缝安装在所述钢混组合承载梁的上下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地铁环、高铁环和钢混组合承载梁的幅宽均为1.5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盾构隧道衬砌环为公路环,所述第二盾构隧道衬砌环为地铁环,所述公路环和地铁环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连接结构的上下两侧,所述紧固连接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公路环及高铁环上的纵向螺栓孔和与所述纵向螺栓孔配合的纵向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5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