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15713.3 | 申请日: | 2019-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5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钱京;张淑斌;顾红星;张明;李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11/14 | 分类号: | D01F11/14;D01F9/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晓彪 |
| 地址: | 2123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原丝用油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为包括二甲基硅油、氨基硅油、聚醚硅油、脂肪族聚氧乙烯醚,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水性乳液;在油剂的不挥发性组分中,二甲基硅油的质量占比为60~80%,氨基硅油的质量占比为1~10%,聚醚硅油的质量占比为1~10%,脂肪族聚氧乙烯醚的质量占比为15~35%。本发明通过使用占绝对量的二甲基硅油和少量的氨基硅油、聚醚硅油作为油剂的主要成分,并使用脂肪族聚氧乙烯醚作为乳化剂,可获得稳定的、平均粒径小的油剂乳液,实现油剂与原丝表面的亲和性、均匀的成膜性,解决改性硅油在使用过程中的粘辊现象,提高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现场的劳动强度,获得高品质、高品位的PAN原丝和碳纤维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剂,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原丝用油剂,属于纺织油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重要的增强材料。工业上,碳纤维的生产方法,是将作为前驱体纤维的聚丙烯腈(PAN)纤维束在200~400℃之间的氧化性气氛中进行预氧化,得到预氧化纤维,然后再于至少1000℃的高温下,在氮气等惰性气氛中进行碳化,得到碳纤维。
在预氧化过程中,由于工艺温度超过了PAN原丝的软化点,在热作用下,PAN单丝会发生软化乃至熔融,相邻的单丝之间会彼此发生粘连,造成多跟单丝纤维合并在一起,从而产生所谓的粘连并丝现象。PAN单丝的粘连并丝会直接引起毛丝增多,纤维性能和品位都下降,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断丝,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为了防止预氧化过程中PAN单丝之间的粘连并丝现象,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对原丝用专用的油剂进行处理,在PAN纤维的表层形成一层具有良好耐热性的保护膜,从而将单丝彼此隔开,防止其在高温下发生粘连。碳纤维原丝油剂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各种改性的聚硅氧烷,如氨改性聚硅氧烷(氨基硅油)、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聚醚硅油、水溶性硅油硅油)以及氰基改性聚硅氧烷等,这是由于它们具有良好的结膜性、耐热性、抗静电性以及耐摩擦性,与PAN原丝具有良好的界面亲和性,可以均匀的附着并分布在纤维的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有效的防止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的粘连并丝。
选择改性硅油的原因,是因为不同的改性基团,可以赋予硅油不同的性质,例如氨基硅油中的氨基可以提高硅油与纤维的亲和性,以及在热作用下的交联性,从而获得具有相当强度的油膜,对纤维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聚醚改性硅油中的聚醚链段可以赋予硅油强烈的亲水性,使硅油具有水溶性等,这些性质都有利于其更好的发挥效果。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改性硅油,尤其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以氨基硅油为主的油剂,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所谓的粘辊问题。在PAN原丝的生产过程中,使用油剂对纤维进行处理后,还要继续进行干燥致密化、高倍牵伸等工艺过程,纤维表面的油剂会有部分脱落并粘附在导辊的辊面上,由于氨基硅油等改性硅油具有很强的交联性,在热作用下容易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粘度很大的胶状固化物。尤其是当生产过程中使用分丝架、槽辊等设备对纤维的丝道进行控制时,由于更强的摩擦和剪切作用,油剂的堆积更加明显。这些粘附在设备上的,高粘度、部分固化的油剂会粘附运行中的纤维,如果将少量单丝粘附在油剂上,则会产生毛丝,不及时清理就会造成缠丝;如果运行的丝束将油剂块带走,则在丝束上产生明显的缺陷点,在后续的热处理过程中这些地方极易发生断丝。
为了解决改性硅油油剂粘辊的现象,从技术上采取的办法是引入其它成分,降低氨基硅油的等改性硅油在油剂中的含量,或者是加强现场巡视频次,及时对辊面等设备上堆积的油剂进行清理。
在油剂中引入非硅类物质,降低氨基硅油等的含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该现象,无法彻底解决粘辊的问题。而加强现场巡查强度,会明显的加大现场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对于分丝架等设备,如果半固化的油剂块粘附其上,在纤维运行过程中很难进行处理,强行处理容易造成对纤维束的损伤乃至出现生产和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不影响油剂效果的前提下,可解决改性硅油油剂粘辊问题的碳纤维原丝用油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15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状光热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棉花纺织用开松机





